办师生成长幸福的教育

正视现状,积极应对

来源: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日期:2005-01-02  点击:2480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推进,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者的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浮出水面,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农村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获浙江省2002年度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在第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信息报》就教师的压力及如何减压连续三期采用专版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从这点来看,在大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确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国内研究者在10年前就进行了研究。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地区差异,因此,各类研究结果也有较明显的差异。有的报告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要比国内其他正常人群好,有的则相反。近年来,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必然产物。

1、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认识上的误区

在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目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片面夸大教师心理问题,二是滥用“心理障碍”等专业名词。正如在看待学生心理问题时片面夸大学生心理问题一样,片面夸大教师心理问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的报告说,有50%以上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学校里有一半的教师有心理问题,那么我们还如何来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那我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如何开展。在滥用心理专业名词方面,如“心理障碍”心理病理学的专业名词,有时也译作心理疾病,而有的报告却说教师有50%以上存在心理障碍,这是非常不严肃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报告本身就是这么写的,有的则是媒体自己改动的。如当前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如辽宁一个课题组的调查报告,有的报告就以教师心理障碍率超过50%为醒目的标题进行宣传。现在有些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引用辽宁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时,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是: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有 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也就是说,从严格以上上说,只有2.49%的教师才能说是有心理障碍。而上海的一个48%检出率的报告,其严重心理问题的也只有2%

2、客观看待教师心理问题

教师也是普通人,产生心理问题是很正常也很自然的事。的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的确,在心理健康教育界,也有这么一个共识:社会越发达,人的烦恼越多,人也就越脆弱,从整个社会来讲,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教师作为社会的成员,其心理问题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的确,现在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也有面临下岗的威胁等等,这一切,都对教师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教师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略高于其他正常人群,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美国的教师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也比其他正常人群高。因此,我们要客观地看待教师的心理问题,一方面不要片面夸大教师的心理问题。教师心理健康已是世界性重要课题。在美国,根据许多客观资料,至少有6%—8%的教师,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良适应。这个数字略高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心理不健康的数字,但相差也并不大。由于教师人格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心理卫生问题更值得注意。

3、正视教师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的现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人们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精神障碍将成为成为各类疾患的首位。作为社会人,教师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也将呈上升趋势,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来对教师提出种种指责。我们应该正视这种现状,并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促进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在需要,而且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现在,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把心理健康作为录用新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教师的心理健康显得犹为重要。现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已提出“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说法,也就是说,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制造者,因此,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如何使自己心理更健康,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

1、在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中,每一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也就是说,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每一位老师都要有“育心”的意识,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如果自身的心理就不健康,是很难把这项工作做好。

2、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学生的有些心理问题就是由教师的心理问题所引起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班主任的处事风格和人格特征对整个班级的影响。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最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行为方式、情绪状态、人格特征等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而且这种模仿是潜移默化的。如心理不健康的老师平时常常会表现出脾气暴躁、情绪失控等现象,学生在跟教师的长期接触中,在潜移默化中会受其影响,也会产生较多的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

2)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往往不会善于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因此,就会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经常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学生就成了他们泄愤的“出气桶”,使学生感到紧张,焦虑和恐惧,有的学生的情绪会变得很压抑。笔者在高中的时候,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其个中滋味真的是很不好受的。

3)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很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的很重用的推动力。心理不健康的老师缺乏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心胸狭窄,在师生交往中表现得更多的不是同情、亲密和爱,而是对抗,甚至搞打击报复,造成对立紧张的师生关系,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3、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到起日常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

    教师工作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而且其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中的学生。如果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状况不佳,势必会影响其日常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这又直接影响到学生。高亚兵在《从师缘性心理障碍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文中指出:现在所提出来的师缘性的心理障碍指的就是由教师对学生的不当的教学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学校恐怖症、神经症、反映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由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起危害是比较严重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会对日常的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产生比较不利的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尽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但由于教师其特殊的职业背景,心理不健康的危害不仅仅是涉及自身,更会影响到诸多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因此,我们就来找找其原因,然后能针对其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1、客观原因

1)承受巨大的压力。不可否认,我国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着工作量大,身兼数职的情况。很多教师除了日常的备课、上课、批作、辅导等常规教学工作外,还承担许多诸如维持纪律、管理学生值日、卫生、做操等繁杂的非教学任务。而且,在现在的信息社会里,教师也必须学习大量的新知识,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呼声是越来越强,这对教师而言,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更是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目前,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聘任制的实施,也使教师的饭碗不再保险。此外,教师间激烈的竞争,使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可以这么说,教师承受巨大的压力,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2)经济社会地位不高。教师劳动的复杂度、繁重度、紧张度都要比一般职业劳动者大,同教师付出的劳动相比,教师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并不高。尽管,近年来,在公务员的几次加薪中,教师也得到实惠,从收入而言,与其付出的并不相称,从社会地位而言,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使知识信息的的普及化程度大大提高,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来源,在很多时候,甚至和学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教师的社会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教师一与其他行业同等资历从业人员比较的话,无论从回报还是长远发展机遇来看,都处于不利地位,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3       交际面窄,缺乏人际交往支持系统。

相对而言,教师的交际面较窄,很少跟外界有沟通。可以这么说,教师属于一个比较孤立、比较封闭的群体,跟社会的联系较少。大部分教师生活在一个儿童的世界里,教师90%的工作时间是和专门学生在一起的,教师的合群需要和获得支持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国外也有相关的研究表明了这样的状况。

2、自身原因

    在相同的压力下,有些教师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有些则能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这主要由自身原因造成。造成个人差别的主要因素有:

1)人格因素。在人格特质上,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教师,即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相差甚远,目标不切实际,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教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从某种程度而言,教师的发展机遇较少,得到提拔的机会也比较少。如果期望过高的话,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2)心理素质不高,心理免疫力差。教师作为社会上,教师中也存在着心理素质不高,心理免疫力差的一部分人,这样的人很难经受挫折,抗挫力比较弱,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3)个人生活的变化。在人的一生中,经常会有生活的变化,无论这些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需要个人作出种种心理调整以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在这种调整时期,心理问题容易发生。从这一点上来说,教师作为社会人,和社会上其他从业人员是一样的。

四、应对策略

       我们应该正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多个层面,采取积极措施,来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从政府层面而言

        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都应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应该把关心教师,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作为政府的责任。政府应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让尊师重教切实落到实处。政府应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减轻教师的升学压力和心理负担。同时,政府应把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宁波市就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作为教师新五项基本功之一,并纳入到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项目之中,通过这样的学习,对教师自身的心理状况会有极好的影响,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从学校层面来讲

    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复杂,但问题的直接原因往往是学校情景和教学活动。因此,从学校层面而言,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尽量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职后教育,使他们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笔者所在在镇海仁爱中学提出了“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学校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杭州某小学提出了教学回避制度等等,这些学校层面的管理措施,都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教师切切实实感受到学校对他们成长的关心。这样,减少学校对教师的劣性刺激,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3、从教师个人层面来讲,要积极调整自我。

作为教师而言,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主体,那么,作为主体的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来做些什么,让我们的心理更健康呢?

1)设定合理的期望目标。对于很多老师而言,大家都有较强的事业心,有的老师也力求完美。但是,个性过强,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情绪过多,这些都很容易在教师中出现,并且很容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适可而止,设定合理的期望目标,不然是物极必反。

2)学会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教师减轻压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它既指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也包括通过各种身体的锻炼,户外运动,培养业余爱好等来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调节。这样,就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3)保持一颗平常心。心理不平衡,是现代人很容易遇到的问题,其主要是来源于比较。如把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朋友比较,与昔日的同窗比较,可能会发觉很多人都比自己要好。其实,在一个充满竞争、挑战、多变的社会里,此起彼伏是很正常的事,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以一颗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成败得失,这样,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4)学会激励自己。及时肯定自己,学会激励自己是一个人保持蓬勃干劲的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在琐碎的教学事务中来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来激励自己,是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己人格的很重要的一个手段。

5)做情绪的主人。情绪健康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很重要的一个标准。“病由情生”很形象地阐述了情绪对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对于教师而言,在平时要注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学会化解不良情绪的方法,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提供重要保证。

6)悦纳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接受自己有所长、有所短的现实,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很重要的条件。如果一个人过于追求完美,总是挑自己的毛病,其实,这是跟自己过不去,不但做不到完美,反而造成紧张,让自己活得很累。人只有喜欢自己,才能有信心,才能健全自己的人格,成为一名心理健康者。

对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要积极面对,不能回避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样,不要夸大教师的心理问题,我们要正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各方的努力下,教师的心理健康将会得到有效维护和促进。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5839627

联系人:校办室

邮件:ydyzxbs@126.com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岗巷23号

永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1676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