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师生成长幸福的教育

永定一中优质学生群体培育实录

来源: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日期:2010-06-21  点击:7354 

永定一中优质学生群体培育实录

吴兆宏

 

1990年前后,永定一中出现过尖子学生群体的办学现象,其特征是:成绩优秀,有些还顶尖,密集在前后六七年之间,非个别与偶然,文科、理科、初中、高中、男女学生均有。兹列如下:

高考类:

1988年卢权福省文科总分个人第一名

吴锦伟省理科总分个人第二名

1989年卢志红省英专总分个人第二名

1990年曾雪梅省理科总分个人第一名

苏大新高二考上中国科大少年班

张广凡高二考上上海交大少年班

张怀照省物理科第一名

1991年王金城高二考上中国科大少年班

唐彩章省物理科第一名

许仙华省化学科第一名

刘举忠省文科数学第一名

阮华省文科语文第一名

1992年赖春荣高二考上中国科大少年班

张卓先省物理科第一名

刘彩祥省理科数学第一名

赖春荣省理科数学第一名

1993年黄志勇省物理科第一名

张登山省化学科第一名

1994年苏万樯省物理科第一名

竞赛类:

1989年李锦才省中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

曾雪梅省高中数学联赛二等奖

1990年赖春荣省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

梁峻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省一等奖

1991年张寿峰省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初中一等奖

吴志刚省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初中二等奖

王金城第八届中学生物理竞赛省二等奖

1992年张堂辉省奥林匹克学校化学竞赛选拔赛一等奖;并入选

国家奥赛班培养

1993年王永炎第五届“祖冲之杯”初中数学竞赛金牌;并入选

国家教委理科实验班培养

对于上列的人和事,十几年后回头看,的确出现过足以令人思考的一种办学现象:学生尖子群为什么出现在这一办学时段?它究竟是如何成事的?笔者是亲身体验者,现特整理、反思、梳理成文,或许对中学教育会有一些现实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一种办学现象的出现不会是无根无源的,永定一中出现的这种办学现象与其时的办学大背景紧密相关。恢复高考一段时日后,由于应试的色彩过浓,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到了198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呼唤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和特长教育,希望藉此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反映到学校,就是各学科的竞赛开展得如火如荼,高考评比公开化,一些知名高校招收少年大学生。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轰轰烈烈,当地许多学校的师生观念呈多元化,不免燥动,不少老师谈生意,许多学生讲赚钱,又一轮“读书无用”思潮来势相当猛。特别是1986年那股自由化思潮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波及许多教师,无心教好书,懒得辛辛苦苦教别人去应试。九十年代以后,情况截然不同了,人们理性多了,有了钱就千方百计要让孩子上大学。此时的外部世界今非昔比,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学校各方面的优势毕竟比我们多。从办学经验看,由于信息滞后等因素,特别是长期受传统的农耕观念意识根深蒂固的影响,山乡的学校办学往往比城市和沿海地区的节奏慢一二拍。面对这种环境,那时的永定一中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用好了应试和培养优质生的平台,同时又适时转轨积极探索特色教育,一方面充分依靠相对稳定的八十年代中、前期培养的一批骨干教师,另一方面从未停歇努力弘扬勤学勤教的优良校风,终于成就了一群相对拔尖的优质生群体。所谓时势造英雄、环境育英才,在永定一中这一阶段的办学史上得到了很直观的印证。

除了学校自身的因素之外,另外两个办学气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是政府的关心支持。姜安荣县长说过,自己在大会小会上,或者与外人交流时,总会不无得意地自誉:永定山区,还贫穷落后,但我们有木材和人才,完全有望兴旺发达。正是居于对人才培养的重视,1988年开始,县政府每年拨款50万元给一中建校,连续6,几任县长和书记下来,形成了良性的投入机制。它呈现的正态效应远不止建了多少幢大楼,最主要的还在于广大师生乃至社会上的正效应,即很好地告诉人们,政府和全社会都要重视教育,要全力关心与支持永定一中培育人才。这样,作为办学主体的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自豪感、自信心由此而大增,教书育人见诸行动,而且硕果累累,乃是情理中的事了。另一个是社会的认定。人们温饱过后,渴望孩子上大学成了社会的惯性思维模式,完全认同并赞赏学校为高考和各项竞赛所作的努力,当然不会去顾及学生是否负担过重,是否符合素质教育。毫无疑义,政府和社会、学校和师生当把考上大学作为同一价值取向之时,学校藉此形成的凝聚力、原动力和内驱力已是难以估量的了,此时,在质量方面取得优异成果那是不难理解的事了。

笔者作为主持工作的亲身经历者,连同副校长卢兆藩等主要领导,其时的确有较为理性的思考——其一,班子自我诊断准确:我们是吃第四、第五个“馒头”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唱新歌,务必承前,竭力启后,造福一方。其二,有较为明晰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定位和阶段的目标。这主要体现在几方面:先初中,后高中;先数量(指面向全体学生,高考考上的人数),后高质量,在地区内“争一保二”(后改为“争一稳二”);把学校办成“省内有自己特色的山区一流中学”。这“山区”和“特色”的办学思路尤其清晰,以后都是按这路子走下去的。这期间,有两件事对笔者的影响与触动极大:一件是1988年前往北京六中参观学习。该校开办少年班,探索超前教育,成为学校一大特色,给人以诸多十分深刻的启示。另一件是1989年领队前往龙海一中学习。龙海一中的成功让我感受至深——该校学生获得化学科国际奥赛金牌,很好地表明了奥赛金牌并非城市名校的专利。于是回校后更加执着兴办竞赛班,同时积极筹划并着手超常学生的选拔与培养,意欲在办学特色方面再有创新、突破与建树。我们山区学校希图各个方面都高质量,其时是不太切合实际的;而从某一方面予以突破,则完全有此可能,而且很有必要,因为这种质量突破的办学效应犹如点睛之笔,往往藉此一着可把学校搞“活”,笔者曾在城关中学有过办俄语班的摸索,深有体会。永定一中的事实也证明就是如此。1988年高考,卢权福是省文科总分个人第一,吴锦伟是省理科总分个人第二,信息传来,即时轰动,其效应既广且长且深,连同以后的高考和竞赛绩效,都很好地成了永定一中办学史中的用之不尽的资源、财富,为永定一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办学实践告诉我们,没有特色的学校是难成一流的。要成就特色,就必须扬己长避己短,走科学管理之路。区位方面的劣势,是山区学校之“短”,包括由此引发的信息的接受、沟通与交流,见识的深广度,观念意识、思维方式等等方面的滞后或缺失。因此,应扬己之长——设施设备“硬件”方面暂不如人,则以优良校风等“软件”赢人;整体质量方面暂不如人,则以特色取胜;学生家庭条件暂不如人,则以勤奋胜人一筹;教师个体素质暂不如人,则发挥团队精神,打团体冠军。办学实践证明,用这种思路办学、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行之有效的,它使永定一中又上一个新台阶。

当然,长与短是相对而言的,有时也会转换。1990年前后,永定一中的老师队伍在许多方面显示了它的长处。总体而言,当时各学科都较强,包括史、地和艺术类人文学科,这为学生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平台:学科中都有一二个带头人;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拥有相对水平较高的老师群体,形成这一办学阶段的“拳头”学科。一个是整体水平较高,二个是有“拳头”学科,三个是有学科带头人,这三点是关键,极其重要。这支队伍认同学校的定位和阶段的目标,可以这么说,其时老师们十分难得的宝贵的原动力和积极主动性大多源于此。他们具有多样的生活经历,比如是“老三届”一代,是“文革”之后几年考上大学的,或有过民办教师的经历,或曾在其他中学任教,或参加过学历进修,非但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较合理(比如黄恒振和简焕镇对哲学的兴趣及运用),有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有独特的思维方式,总之是综合素质较高,敬业精神也属一流。他们在永定一中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里熏陶、成长与发展,已从适应期步入了成熟期,像政治科的许永澜、张飞开和王如新,数学科的曾庆衍、马元灿,英语科的简焕镇和李春燕,物理科的胡育安、熊明和张金林,化学科的游远新等都是群体中的佼佼者。办学规律表明,在重点学校这个大熔炉里,正常情况下,教师入职以后五年左右日臻成熟,5-15年期间是他们教书育人的黄金期,此时展示欲特别高,成就感特别强,只要提供用武之地,就要大展鸿图。永定一中1990年前后,正是有一批这样的老师在教学第一线,他们享用着高考和各学科竞赛的平台,拥有用武之地去成就辉煌。此时还有一群六十年代中后期大学毕业“老三届”大学生,他们的功底普遍很好,四十左右,年富力强,像黄恒振、卢锦春、卢新昌、卢焕坤、王丽珍、陈采兰、王仁基、范蔼元等就是代表。还有一个办学现象值得一提,那就是这些骨干教师很多不是永定一中的校友,即使是校友,上面也没有当年的为师者了。这就是说,其时的那一批骨干教师,少“近亲繁殖”者,也没有“权威”这顶紧箍咒压抑,加上有比别人丰富的生活经历,这些都使他们更为理性、比他人更快成熟,或者由于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比他人更能延缓成熟期的消逝,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很好地促成了一批优质学生的产生及成功。这一教师群体不止是把教书看成职业,而是视为事业,是责任。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与他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呈正相关的,优质生群体的出现也是与这一教师群体的高素质呈正相关。

此时的学校,是较好地做好了服务工作,主要是努力创设校园良好文化,创设施展才智的宽松环境,提供教学、特别是培养优质生的平台,尊重、信任与充分认定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这就是当时的管理要旨和评价、激励机制,的确行之有效。那时候没有什么更多的物质刺激,晚上辅导,一节课1.5元,算是茶水补贴。而竞赛和超常生高考面试的费用,乃至坐飞机的使费,那怕是一次几千元,也一概由学校支付。就是这样的教学质量管理,让相关教师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比如超常生的培养,直到带到大学去面试,几乎全由黄恒振老师操办,任劳任怨,善始善终,成果显著。再比如张弘昌老师,他本人就是16岁考上厦门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如今参与超常生的指导,情有独钟,在行文的立意、谋篇、思维方式等方面特别用心,真可谓老骥伏枥,哪用扬鞭!平心而论,这些老师的背后是有领导班子的影子,其时的主要领导是较好地继承了前几任的好传统,无私奉献,埋头苦干,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举个例:新建套房,全分给骨干老师住;有限的高考和竞赛奖金,主要领导分文不取,后期才有的平时的津贴,也只拿平均数。

无疑,学生的成长主要是靠其自身的因素。那个时期的永定一中的学生有幸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在发愤勤读中不断成长的。外面的世界又一次吹着“读书无用”风,而我们的同学反其道而行之,为了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而一届又一届地争跃“龙门”。家长的关爱有加,又有老师绿叶扶,同学们各学科学习打下的基础很扎实,这样,在基本上是应试文化覆盖的校园里,出现一批应试和竞赛的特别聪慧者和成功者实属“种瓜得瓜”,是顺理成章的事。在优质学生群体形成的过程中,有四点“共性”是值得记取的:第一,优质生原先的各学科基础都较扎实,尤其是语、数、英、物理科一般都学得较好。相对而言他们是“一流”的,学校则做好发现、选拔与培养的工作。比如卢权福同学,理科也学得好,是班主任动员他到文科班的。第二,有学科优势,许多家长调教得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比如苏大新、苏万樯、王永炎、吴志刚等的家长就是本县几所学校的骨干教师。竞赛班开办时有数、理学科辅导老师争要同一个学生苗子的现象,表明该生学科优势很突出。第三,大多数都参加过高层次的学科竞赛,见过大世面,心理素质较好。比如刘举忠同学,合溪人,考上大学后,连路费也没着落,然而在学期间从未因家庭清贫而影响学习。第四,大多数接受过专门的培养或训练,授课者都是“一流”的导师。

总之,优质生群体之所以在这一办学阶段出现,一是时势使然,二是有好的办学主导思想,比如学校的定位较为理性,阶段目标明晰与切合实际,三是各学科都有带头人,特别是有“拳头”学科,四是优质生有优于他人的自身优势,更有生逢其时的成长土壤。社会发展许多事实告示人们,后一代人总喜欢用否定上一代来肯定自己的价值。笔者却始终认为,自己回母校主持工作,有如吃第四、第五个馒头,前面早有“垫底”的了。期间,最大的得益是在我之前学校苦心营造与一直弘扬的优良校风,引进并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新老师,以后几年十几年,他们纷纷崭露头角,一展身手,创造了让永定民众难忘的业绩。优质生群体的出现,的确是一点睛之笔,即便是免不了带有浓浓的应试色调。它在永定一中的发展史上,很好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生命力、竞争力和生存力,这种特色办学为学校的创新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不管怎么说,这只是在办学特定阶段的一个探索与实践;它为永定一中创“品牌”,不全是成功,但它在办学历史上毕竟曾是通向成功、成熟和理性的其中一条通道。

载《永定文史资料》第25辑(200612月)P101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5839627

联系人:校办室

邮件:ydyzxbs@126.com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岗巷23号

永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1676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