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晚,初秋的微凉掠过一中校园,在综合楼二楼会议室,一场专为青年教师筹备的沙龙在温馨的氛围里悄然开启。没有冗长的开场白,轻声笑语如老友相聚般自在,透着让人安心的亲切感。
沙龙伊始,教科室副主任曹闯详细解读了 “永定一中王老吉未来菁英教育基金” 奖励方案的修正案。该教育基金是为培养一批专业技能扎实、勇于创新的优秀青年教师而设立,实施三年来,已有57人次获奖,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起到了显著的催化作用。
郑梦惺 吴玉辉
紧接着,青年教师代表郑梦惺上台分享成长感悟。她提及初入教坛时的担忧,在学校 “传帮带” 机制下,逐步掌握了教学方法,其分享引发台下广泛共鸣。随后,优秀教师代表吴玉辉老师围绕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分享经验。他提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依托多维度实践积累:积极参与教学比赛,大胆尝试论文写作,主动参与课题研究。这些务实建议具有较强指导性。
最后,李秀菊副校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青年教师们唠起了家常:“当老师首先得守住初心 —— 不是宏大叙事,就是要把爱融入教学的点点滴滴;其次要扎根课堂,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还要保持学习的劲儿,哪怕每周读一篇教学文章,慢慢就能找到自己深耕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融入团队,切勿单打独斗,要在协作中共同进步。咱们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只有敢闯、敢试,学校才有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句句说到了老师们的心坎里。
沙龙结束时,窗外零星的灯光点缀着校园。这场没有 “假大空” 的沙龙,就像一粒种子,把温暖的期许、实在的经验种进了青年教师的心里,也让永定一中的教坛,更多了蓬勃生长的希望。
撰稿|曹 闯
审核|校办室
监制|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