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师生成长幸福的教育

首任校长王绍经:教育救国理念的践行者

来源: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日期:2013-04-22  点击:4160 
王绍经:教育救国理念的践行者

王贵垣

 
 
 永定县立中学(永定一中前身)成立于1913年,首任校长王绍经,清末举人、维新人物。


科举之路
 
  1852年,王绍经出生于福建永定高陂富岭的一个典型的乡儒商贾门第。父亲王友鹤后清举人,曾任凤山义学师席。后往广东龙川县做生意,倡建福建会馆,担任主席。王绍经幼承家训,天资颖异。1872年,20岁的王绍经前往汀州府参加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庠生(秀才)资格。1876年取得增生资格;1891年取得廪生资格;1897年在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898年考取会典馆誊录官,保分省补用知县。然而,历经二千余年的封建统治已经极为腐朽,同治中兴的局面维系不了多久,戊戌变法就接踵而来。王绍经接受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湖南维新之行
 
  1894年,维新派湖南提督学政江标把“辄取冠军,文名日噪”的王绍经请到湖南,帮助襄校试卷,选拔人才。蔡锷将军,就是1895年春江标带着王绍经到宝庆府(今邵阳)举行岁试时选拔上来的秀才。作为提督学政江标的心腹幕僚,王绍经与维新骨干人士谭嗣同、唐才常等有了密切交往。1897年,王绍经随江标回到京城,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次年考取会典馆誊录官的差事,保分省补用知县。
    清朝末年,列强蚕食,国将不国。然戊戌变法仅维持百日,遂告失败,几个支持维新变法的朝廷要员受到革职查办,变法阵营作鸟兽散去,维新变法不能救国!现实给了王绍经当头一棒,彻底改变了王绍经的人生道路。从此,他绝意仕途,开始游历南洋,寻求教育救国的道路!

 
南洋办学及革命活动
 
  王绍经来到南洋后,以同乡关系和举人身份,深得胡子春的信任和崇敬,开始了长达一辈子的友谊。正当彷徨于实业难以救国之际,孙中山,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使王绍经明确了救国的方向,他很快接受了革命思想,劝胡子春从教育入手,从长远计议,走教育救国之路。于是,胡子春又先后捐资三十余万,委托王绍经创办南洋各埠六所侨民学校和家乡永定的师范、劝学所、犹兴学堂等。王绍经在办学中坚持“有教无类、中西兼通、正音教授、兼用土音”的办学理念。这些学校除教化侨民子弟外,客观上为革命党人宣传革命道理,进行秘密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新生的革命力量。胡子春、王绍经还积极领导东南亚华侨社会筹款支助革命。
 
永定一中创立前后
 
   1911年,胡子春和王绍经筹集到一批枪支弹药,由王绍经亲自秘密运送回永定下洋,支持中川革命党人胡建扬光复永定的革命行动。
  永定和平光复后,王绍经认为革命大功告成,遂实施教育振兴中华的理念,致力于发展家乡教育事业。
 
  1912年,他与乡仁廖海航、陈霭丞等人在原道山书院的基础上倡办太平里道山高等小学,并担任校长。次年,永定一中前身——永定县立中学成立,王绍经担任首任校长,同时还兼任永定教育会长、永定师范讲习所所长。时任永定县知事的胡献玙在王绍经的70大寿序中说:“民国二年,合邑创办中学,佥以校长一职非先生莫属,并举充教育会长。开风气之先,树人师之望,学务发达,先生与有力焉!”胡献玙本人对王绍经是极为尊崇的,民国三年(1914),他刚到永定,“即闻先生道德文章独出冠时,及晤于上洋百尺轩,见其……邻里尊重,仰之如山斗,珍之如麟凤也。”
 
  谁知,民国初立,百废待兴,时局却依然混乱,永定县立中学由于经费支绌,翌年即告停办。县立中学的停办,让王绍经着实心灰意冷。由于广东老隆(今龙川县)的福建商界人士,力促他前去赓续其父亲王友鹤创立的福建会馆事业,便在龙川住了几年,担任会馆主席,为当地福建商界兴旺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一如既往,尽力资助家乡的教育事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1927年病逝于家乡富岭。
 
来源:《今日永定》2013年第4期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5839627

联系人:校办室

邮件:ydyzxbs@126.com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岗巷23号

永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1676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