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师生成长幸福的教育

博士生导师卢演俦研究员点滴

来源: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日期:2013-03-21  点击:3981 
勇攀地质科学高峰,硕果累累
——博士生导师卢演俦研究员点滴
 
  卢演俦学友是我们五八届高中同学中唯一未退休的。现在他仍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部重点学科和优秀博士论文或评议专家,《第四纪研究》杂志编委、副主编,《地震地质》编委。
  卢演俦学友是福建省永定县陈东乡人,1955年秋考入永定一中高中部,他勤学好问,尤善于独立钻研。1958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地质学院(即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大学毕业后经组织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地质研究,1981年调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事新构造、活动构造及其年代学研究。1984年3月—1985年1月曾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物理系和阿德雷德大学物理系进行释光及其地质年代学应用的合作研究,此后,曾先后五次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阿德雷得大学、西澳大学、墨尔大学、西澳大学进行短期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曾先后赴英国、加拿大、俄罗斯、匈牙利、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或研究合作和学术交流。
1986年起指导硕士研究生,1991年起指导博士研究生,已毕业和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0人,获得硕士学位9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
  迄今,卢演俦学友在国内外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160余篇(包括47篇国际杂志的英文论文)。撰写的专著有《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14C年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黄土与环境》;参与编写的论著有《板内块体的现代运动图》;主编《新构造与环境》;合作译著有《234U及其地质学中应用》、《风扬粉尘及其沉积物》。
  卢演俦学友著述繁多,多次获得奖励。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项目为《黄土与环境》)。1991年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项目为《马兰黄土热释光测年研究》),1993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为《黄土与季风》),1998年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为《新年化学实验室技术改造》),1999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项目为《榆茨市地裂及其危险性评估》)。2006年被授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和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
1994年起获中国政府特殊津贴。
                                                    (据中国地震局资料整理)
摘自《永定一中1958届高中毕业同学聚会纪念集(1958-2008)》P43
 
 
记著名环境地质学家卢演俦教授
罗福初
 
  卢演俦教授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部重点学科和优秀博士论文评议专家,“第四纪研究”杂志编委。他曾先后担任国际第四纪联合会新构造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年代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第四纪研究科学委员会委员和常委、新构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第四纪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第四纪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八、九届学科评审委员,《第四纪研究》编辑委员会常委和副主编,《地震地质》和《活动断层》编辑委员会委员。1994年起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为我国的黄土地质和地震地质科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卢演俦教授,永定县陈东乡陈东村人,生于1940年6月。1958年秋,他从永定一中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系。
  1963年8月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师从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刘东生教授。刘东生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当代世界上最杰出的黄土和环境地质科学家之一,被誉为中国黄土古环境研究之父,曾获得十多项科学奖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7)和二等奖(1982、1991、2001)、世界环境科学最高奖“泰勒奖”(美国2002)、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洪堡奖”(2007)和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3)。
  地球科学研究有三次重大进展:第一次是19世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第二次是1960年代形成的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第三次是1970年代开始的地球大气圈演化和全球变化研究。研究过去全球变化,必须找地质依据,就要研究三本“天书”:其一,深海沉积物记录;其二,大陆风成黄土记录;其三,极地冰芯记录。因此,研究中国黄土,是研究全球变化的三大关键内容之一。当今世界非常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黄土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刘东生教授经常告诫卢演俦:我们搞基础科学研究,一定要站在科学的前沿。卢演俦把刘教授的话当作座右铭,影响和成就了他的科学人生。
  黄土,是风飏粉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堆积物。中国北方黄土分布之广和沉积厚度之大都是世界之最。黄土的形成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又不停地自转,地球轨道偏心率、地轴倾斜和岁差三个几何要素,以及海陆分布,支配着大气环流(包括季风环流)、大洋环流及其变化,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气候。这一丰富多彩的气候影响着黄土的地质变化。
  卢演俦在从事黄土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着:(1)黄土物质组成(如颗粒大小组成、碳酸盐含量等)与环境、气候变化有着怎样的关系?(2)在黄土地层剖面中交替出现的黄土和古土壤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如何?(3)怎样测定黄土地层年龄和最佳的年龄测定方法是什么?这些思考,让他进入了黄土研究的最前沿。
1963—1966年,他在刘东生教授指导下,主要从事研究黄土颗粒大小组成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提出和探讨了黄土“粗粒层”、“细粒层”和“粒度韵律”及其与气候干湿变化的关系。这些重要成果成为刘东生等著《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196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7年,由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分出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搬迁到贵州省贵阳市。演俦随刘东生教授被安排到地球化学所。当时“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黄土研究一度中断。1972年春,他与其同事结合山西大寨“海绵田”肥力研究,才继续黄土研究。1974年,演俦和安芷生通过陕西洛川厚度达135米的典型黄土剖面的观测和采集样品分析,研究成果在1978年江西庐山召开的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全国学术会议上作“黄土——古土壤序列与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学术报告(第一作者卢演俦,第二作者安芷生),引起很大轰动。他们首次提出了“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概念和阐述了约70万年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所记录的黄土高原环境变化模式(《科学通报》,1979,24:221—224);并利用碳酸盐(CaCO3)含量作替代性指标,初步探讨了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的气候变化与地球轨道几何要素变化的关系(《地质科学》,1981,2:122—13),开启了我国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天文学探讨。随后安芷生与他(1984)对末次冰期黄土的气候地层做了详细的划分和对比。这些论文的主要内容,被我国有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专业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广为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海—陆对比奠定基础,成为《黄土与环境》(刘东生等,1985,科学出版社)专著的核心内容,被国际地质学界广泛应用。这部专著,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年,安芷生将“黄土——古土壤序列与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加上季风环流变化的内容写成论文(第一作者安芷生,第二作者刘东生,第三作者卢演俦),发表在《第四纪国际》英文杂志上,引起国际地质学界强烈关注。这一论文成为国际地质学界(1991—2005年)应用率最高的20篇论文之一。
  1978年,卢演俦对黄土研究已有许多重要成果,达到很高的学术造诣,完全有资格带硕士研究生。但是,考虑到进一步研究第四纪古环境需要深厚的新构造、活动构造、地震和地质灾害的知识,同时也能兼顾寄养在北京大姨家里的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希望到中科院研究生院地震地质专业深造。征得单位领导的同意,于1978年9月,他考上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地震地质专业研究生,师从丁国瑜教授。丁国瑜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新构造、活动构造和地震构造专家,1981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是当时中科院地学部最年轻的院士。在丁教授的指导下,卢演俦调查分析了大华北区域的地质地貌、活动断层、地震时空分布数据,应用欧拉几何学原理,探讨了华北区域各个地壳块体相对运动的状况和特征,于1981年秋通过了“华北地区地块相对运动几何学的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被授予理学硕士学位,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国内授予的硕士学位成员之一。
随后他被分配到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事新构造、活动构造及其年代学的研究工作。地球的地质构造是由地核、外核、地幔、地壳组成,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层和地壳。新构造,就是中新世(2300万年)以来的地质构造运动及构造变形。研究新构造,与活动断层和地震、火山活动的研究是紧密相关的,比如,要建一座大型水电站或核电站,选择的地址必须在没有10万年来的活动断层之处。我国位于欧亚岩石圈板块的东南部,紧邻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岩石圈板块的相互作用强烈影响着我国的新构造、活动断层和强烈地震的时空分布。因此,研究新构造学,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卢演俦和丁国瑜院士合作研究在欧亚、印度和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下我国板内各个地壳块体相对运动的图像和特征,于198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对我国现代板块内运动状况的初步探讨”的论文。他们编制的“板内块体的现代运动图”及说明书被吸纳进《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和说明书(马杏垣主编,1989,中国地图出版社)。这一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地震地质界广为应用。演俦还特别关注新构造、活动断层和古地震年代学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地震局重点项目“新年代学实验室技术改造”,包括对放射性碳测年、钾-氩测年、铀系不平衡测年、裂变径迹测年、释光测年等实验室的技术升级改造,获得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2001年卢演俦主编出版了《新构造与环境》科学专著。
演俦对新构造和第四纪地质年代学,尤其对热释光测定地质年龄方法的兴趣由来已久,1971年,他在一本科学杂志上获悉,前苏联科学院基辅地质研究所研究人员谢尔科普年斯在研究利用矿物热释光测定黄土地层年龄。演俦也于1974年开始研究热释光测定黄土地层年龄。
  1977年,他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论文《热释光测定黄土地层年龄的方法》。为了更好地掌握释光及其地质年代学的应用,演俦从1984年3月至1985年1月,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物理系和阿德雷德大学物理系进行释光合作研究。他先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物理系,和莫托洛克副教授合作研究热释光测年达6个星期。接着赴阿德雷德大学物理系,与系主任约翰·蒲礼士教授合作研究热释光及地质年龄测定。蒲礼士教授是一位治学非常严谨的人,对演俦要求非常严格。为了使演俦熟练掌握使用和维修热释光仪器,先叫他学机械制图,后到工厂学钳工和车工。掌握了这些技术之后,才开始和蒲礼士教授合作研究热释光。他们一起合作研究了10个月,终于研究出可测定10万年以来黄土地层年龄的热释光的方法。演俦利用这种方法来测定马兰黄土年龄,并写成论文《马兰黄土热释光测年研究》,获得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年,演俦又和英国著名地质学家、国际释光学会主席安·文托教授一起合作研究黄土的光释光测定年龄方法和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终于建立了利用石英果料释光测定黄土地质年龄的方法。利用这种测定方法,可以测定黄土地质年龄达80万年。
  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以后,演俦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继续从事新构造、活动构造及其年代学研究,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1985年,中科院在西安成立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即现在的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该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安芷生教授的邀请,从1986年起演俦担任客座副研究员、研究员,1995年担任兼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黄土与第四纪地质重点实验室,他在组建、主持释光测年实验室和指导研究生的同时,还协助安芷生教授合作开展了东亚古季风变迁和“东亚环境的的季风环流控制说”的研究,使安芷生教授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中外著名的古环境地质学家。演俦回国至今,主要研究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和新构造年代学,取得许多学术成果。他著述颇丰,迄今已在国内外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国际杂志英文论文47篇;作为主要执笔人参加撰写的专著有《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科学出版社,1966)、《14C年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1977)和《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1985);参与编写“板内块体的现代运动圈”及说明书(《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主编《新构造与环境》(地震出版社,2001);合作译著有《234U及其地质学中应用》(原子能出版社,1974)和《风扬粉尘及其沉积物》(海洋出版社,1991)。1987年以来,他先后到英国、加拿大、俄罗斯、匈牙利、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
  演俦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已有21人,其中,10人获得博士学位,9人获得硕士学位;在读博士生1人,硕士生1人。他带的博士生王旭龙在国际地质学术界崭露头角,2005年7月,他和王旭龙在德国科隆举行的“第十届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学术国际大会”(LED2008)上发表的《利用石英热转移光释光测定80万年来黄土地层年龄》论文获LED2008会议的优秀论文金奖,获此金奖的论文世界仅三篇,亚洲只有中国一篇。2007年,他和王旭龙在国际第四纪研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晚间冰期以来黄土气候地层新年代学》。由于他在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方面成绩斐然,2006年被授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和“中国科学院博士生优秀导师”称号。
  卢演俦不仅在地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地质应用科学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择其三则,供读者共赏。
  一、调查西北某空军事基地报废的原因。1965年,某空军基地建成后,不能使用。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将军得悉这一消息后,非常震怒,说要严厉处罚基地施工部队司令员。这位司令员是一位长征干部,身经百战的将军,他和许多人都弄不清楚什么原因导致基地报废,要求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再作结论。据此,总参邀请国防工程设计院、中科院和交通设计院有关专家组成调查组,调查该工程破坏的原因和可能修复的途径。年仅25岁卢演俦被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派去参加专家组。通过调查和测定,专家组认识到,该工程建筑基地基础的严重损废是由于芒硝(硫酸钠)结晶膨胀造成的。那么,芒硝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会在地基基础里富集?卢演俦提出进行现场水盐(硫酸钠)运移过程的放射性同位素硫-35示踪试验的方案,经专家组论证通过,并获得总参和中科院地质所领导的批准。卢演俦等经过一年多的示踪试验证明,芒硝是从地基之下的盐土层由过剩的施工用水蒸发带到地基基础来的。据此,专家组提出了防止芒硝等水溶盐在地基基础富集的工程措施和解决芒硝结晶膨胀的办法。总参采纳了这些办法和措施,基地得救了。施工部队司令员也没有受到组织的处分。“文革”期间修建的成昆铁路,有些地段的隧道也遇到芒硝结晶膨胀变形难题,中科院地球化学所安芷生等应用卢演俦等提出的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使成昆铁路按期建成通车。
  二、调查克山病的原因。克山病是一种地方病,以心肌坏死为特征。1935年日本人首次在黑龙江克山县发现这种病例,就称之为“克山病”。在我国不仅在黑龙江省不少地区有克山病,而且在陕西、云南等的一些地区也有这种地方病。当地人都认为“克山病”与当地的水土有关。1967年夏,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李长生等年轻学者满腔热情地赴黑龙江克山县等地,进行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地方病水土病因调查。这是一个“急群众之所急”的研究项目,很快就受到中科院、卫生部和有关省市的重视,由中科院地化所牵头组成了有中国医科院、有关省市医学院和地方病防治所人员参加的调查队,在黑龙江、陕西、云南等地开展大规模的地方病病因调查。1968年秋李长生等研究生被派去农场劳动锻炼,地化所派演俦和蒋九余去黑龙江负责组织克山病水土病因调查。从1968年冬到1971年夏演俦几乎都在黑龙江克山县、德都县和陕西淳化县、永寿县等地方病病区农村调查研究。1969年春节期间,演俦在德都县从杂志上得知,澳大利亚人曾用饮料中加硒的办法防治牛羊的“白肌病”(也是一种心肌坏死的疾病),马上派他的同事余志成和王海刚两人去德都县附近的军马场进行调查。这军马场的牛、羊、马是否有“白肌病”?用什么方法防治“白肌病”?调查结果证实,这一带的牛羊马也得“白肌病”,在饲料中加硒可以有效防治“白肌病”。演俦立即将这一调查的结果通报给在德都县的中国医科院劳动卫生研究所的调查队员。1970—1971年中国医科院劳卫所制成含有硒元素的药片,并在云南楚雄地区开展临床观测试验,结果显示,人体增加硒的摄入量可以有效地控制克山病。1977年,美国医学访问团特地向刘东生教授等了解硒防治克山病的情况,美国客人听后,对中国人的工作表示钦佩。
  三、西沙群岛地貌和第四纪地质调查。西沙群岛和南沙、中沙、东沙等群岛一样,历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但南越当局竟然于1973年9月将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太平等岛屿划入其版图。1974年1月,南越当局悍然派出军舰入侵我甘泉、金银等岛屿。1月20日,中国陆军部队在海军、渔民、民兵的配合下,收复了甘泉、珊瑚、金银等西沙群岛的所有岛屿,捍卫了我国的领土。为了开发和利用西沙群岛的各种资源,1975年夏初,国务院要求中科院和国家海洋局派出资源调查队,对西沙群岛和附近海域进行详细的资源调查,还派了珠江电影制片厂和人民画报记者随队摄制新闻记录片和拍摄新闻照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派演俦参加西沙群岛地质调查,并负责对西沙群岛的“地貌和第四纪地质”进行了全面的考查。经过五十多天,在炎热的热带海洋上,包括船员20多人住在200吨的商用货船的船舱里,条件非常艰苦,但考察队从西沙群岛最西南端的中健岛到最东北的石岛,大小十余个岛屿,逐一进行地貌和第四纪沉积调查,获得了许多宝贵第一手资料,写出了有重要价值的《西沙群岛地貌和第四纪地质的调查报告》,并于1979年在《地球化学》杂志上发表了“我国西沙群岛第四纪生物沉积及成岛时期探讨”的论文。演俦他们在岛上辛勤工作的照片和文字说明登在1975年的《人民画报》上。
演俦将届古稀之年,他仍“壮心不已”,决心在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和新构造年代学的两个领域里继续攀登,作出更大的成绩。
 
附笔  本文成稿后经卢演俦教授补充、审核,特致谢忱。
(2008年12月)
载《永定文史资料》第27辑P13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5839627

联系人:校办室

邮件:ydyzxbs@126.com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岗巷23号

永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1676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