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师生成长幸福的教育

校友励志故事 | 陈初干: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来源: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日期:2023-03-12  点击:4735 

转载自永定新闻网

“陈初干为国家国防事业默默奉献了40余年,是国家的功臣”“陈初干是我们龙潭人的骄傲”。近段时间,陈初干的事迹在永定区龙潭镇传颂,笔者慕名采访了他。

陈初干,出生于1937年,现年87岁,依然神采奕奕,思维敏捷,中气十足,面对笔者娓娓谈起自己的人生。

图片.png

图片.png

家庭的红色基因深深烙印在陈初干身上,并伴随他一生永葆。

陈初干的父亲陈观镜青年时代在漳州经商。1932年4月,红四军攻克漳州,陈观镜不仅自己积极捐款捐粮捐物,还动员周边商界朋友大力参与,此后继续与革命志士保持密切联系,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陈初干的祖父陈吉庭是清末秀才,学识渊博,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思想开明。1940年60大寿,收到学生和同侪的贺礼157余块光洋,自己拿出43块,凑足200块,送到当时的闽西日报社,转汇到国家抗日救亡机构,为抗日战争胜利出了一份力。收据还保存在如今的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小学时代,陈初干是在龙潭上西中心小学就读,每天两小时徒步往返,培养了坚毅的性格;初中时代是在湖雷丰田初中住校就读,培养了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当时正值抗美援朝,美军的空中优势让志愿军吃尽了苦头,这个事实让陈初干萌生了长大后要为国家强化防空力量做贡献的念头,他是宣传队成员,每天歌唱抗美援朝歌曲,鼓励民众支持抗美援朝;高中阶段,他在永定一中就读。

陈初干很喜欢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塞上曲》,经常在班会课上吟诵:“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当时,我国正轰轰烈烈开展“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学校开展国内国际形势教育,使他确立了“毕生奉献祖国”的人生观、价值观。

1956年,陈初干高中毕业,考取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与制造专业。1961年9月毕业(五年制),被分配到国防部第六研究院(航空研究院),成为一名现役军人和国家航空事业科研人员,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图片.png

陈初干很早就入了党,历任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三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师级)、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在岗位上,他参与和主管的科研项目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出并带领团队进行飞机空中加油技术和空中加油吊舱项目研究,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而研制成功,进而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航空技术封锁,填补我军空中加油技术空白,壮我国威和军威!

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研究飞机空中加油技术。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为了达到偷袭埃及的目的,飞机从本土起飞后不直接正面飞抵埃及,而是飞临地中海上空,经过一次空中加油,然后绕道埃及后方,对埃及机场进行轰炸,使埃及遭受巨大损失,从而取得战争胜利。如果没有空中加油,以色列就不可能实施这样的作战方案。1983年,英国和阿根廷马岛战争中,英国取得胜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中加油技术。

上世纪七十年代,陈初干提出我国也要进行飞机空中加油技术项目研究,比外国迟了50年。虽然当时我国飞机各主机厂,研究所和空、海军均未提出需求,但他认为我国疆土辽阔、国境线、海岸线很长,特别是南海、南沙群岛远离祖国大陆,我国当时没有航空母舰,南海岛上没有机场,我军战机航程和作战半径小,如果没有飞机空中加油,一旦南海突发战事,我军战机难以飞抵事发地上空形成有效的空中保护和空中打击力量。因此,他认定我军将来必定需要空中加油。

1970年,空中加油技术在主客观条件相当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研究。归纳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向的工作。

一是广泛搜集、消化资料,编写材料,广为宣传,期望得到各方面人士的理解和支持。收集国外空中加油方面的资料,及时组织翻释、学习,并编写出“空中加油技术及其应用”“国外空中加油吊舱发展和应用概况”和北京航空工业部情报研究所合作制作了“空中加油”影片。此片介绍了空中加油技术的发展、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和在英、阿马岛战争中的应用等,影片广为放映,效果甚好;随后又在国内调研的基础上编写出“关于加油机改装用机种选型及改装方案设想”和“关于受油机改装用机种选型及改装方案设想”等,将上述宣传材料分送各有关单位和上级机关参阅。陈初干他们的足迹遍及航空工业部各主管机关、各主机厂、研究所;空、海军有关机关和一些机场。陈初干他们的辛劳和执著终于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支持,有的人还帮助出主意想办法,航空工业部主管部门开始给予了经费支持。从此,人们就把“609所”和“空中加油”联系起来了。

二是研制空中加油吊舱原理样机。1984年,科研团队决定研制吊舱原理样机。研制吊舱原理样机是需要技术和物质条件的,当时我们遇到了两个重要机遇。其一,1980年,航空工业部在上海举办了英国航空展览会,英国的空中加油公司派出了参展团,他被指定为“空中加油”专题的中方主谈。这次外事活动,陈初干获益匪浅,对原理样机研制很有帮助。其二,派人去寻找,收集外国公司制造的空中加油吊舱残骸,如饥似渴地对残骸进行分析,编写出“吊舱残骸分析报告”,并对加油接头和稳定伞进行多项风洞试验。通过实物分析和试验,使研究团队的认知得到一次跃升,解决了很大的难题。原理样机研制从1984年开始设计,到1988年7月完成装配,历时四年多。

三是成立加油吊舱原理样机试验设备研制组。陈初干作为科研课题组的带头人,一方面充分发挥主观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则尽可能做好集思广益,最终提出了一个世界独有的地面模拟飞机空中加油全过程的试验设备方案。到1988年建立了我国第一座空中加油吊舱试验室。

四是“空中加油”全过程试验的成功展示。在试验室内进行了吊船原理样机“空中加油“全过程的试验。课题组自己动手,设计图纸,组装模型,搞出全套试验设设备,现在看来虽然土一点,但很有效。时任海军副司令员李景说:试验确实很简陋,能搞出这样的高科技,靠什么?靠的是人,靠着我们人的志气和这种情况下发挥的聪明才智,才会有这样的成果,值得祝贺,值得称赞。

从零开始,从无到有,课题组经过10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成功拥有了全自主产权的空中加油技术和试验装备。极大提升了共和国的国防力量。

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非常关心、高度重视空中加油的安全可靠性问题,要航空航天部派专人把这个问题给他讲清楚。航空航天部指派陈初干去完成这项任务。当他独自进入汇报室,看见满头白发的刘副主席坐在沙发上时,有点紧张,刘副主席叫他不要紧张。汇报时,陈初干尽可能把问题讲清楚,汇报得到了刘副主席的认可,此时的他仿佛通过了一次大考,如释重负。

1991年9月23日,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空中加油机与受油机成功实现了空中对接加油。609所负责研制的空中加油吊舱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其数字控制、余度控制技术、软管应急松脱技术均是首次使用在空中加油吊舱上。该吊舱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自动完成和手动完成全部功能的空中加油吊舱。1994年空中加油吊舱通过设计定型,1995年列装部队,使我军的制空能力得到战略性提升。在新中国成立五十、六十和七十周年的国庆大典阅兵式上,当一代更比一代先进的空中加油机和受油机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党和国家国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检阅时,全体课题组科研人员的心情与全国人民一样,是多么的兴奋和自豪!

“我们的团队是一支具有高度爱国心、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队伍。”回忆我国空中加油技术研究和装备的研制,陈初干自豪地说:“同志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勇于担责,团结奋进、攻坚克难,自觉排除许多不便言明的干扰、阻力,客观因素不但没有使我们消极、思迁,反而更加激发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的决心和毅力,我们深知肩负着为国、为军效力的重任。”

在岗期间,陈初干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荣立航空航天部一等功3次;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9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

图片.png

图片.png

1992年,空中加油吊舱研制正处于关键时期,陈初干全心身投入工作,吃住都在研究所的试验室。父亲陈观镜因病去世的消息也是后来才得知,他加急电报回家表示哀悼和自责。母亲是一位知性女人,在回电中安慰他:“若为家国天下事,忠孝难全亦了然!”

 2002年,陈初干工作已经退二线。母亲身患重病,他请假回到家里,陪伴母亲走完最后的人生。他说:“陪伴是亲人之间最长情的告白。”

 2021年以来,由于妻子身体不好,而儿子、女婿两家人都工作繁忙,年老的陈初干决定回乡休养。2022年初,陈初干夫妻回到永定龙潭镇铜联村老家定居。

 回到家乡居住,陈初干经常给周边学校的中小学生讲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倡导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村民观念变了,乡村环境靓了,群众幸福感更多了,陈初干也开心了。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5839627

联系人:校办室

邮件:ydyzxbs@126.com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岗巷23号

永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1676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