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师生成长幸福的教育

我与母校四代有缘

来源: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日期:2013-10-28  点击:4328 
 我与母校  四代有缘
读永定一中时学习、生活的点滴回忆
张绪余

 
        百年老校——永定一中是我祖曾四代的母校,父亲张道亨民国初期求学于斯,曾任龙岗中心小学校长,1948年病故;我于1963年考入永定一中,2003年仙师中心小学高级退休;我女儿张晓春,1996年毕业于一中初三,录取龙岩师范,现龙岩市直机关幼儿园任教;孙子张淀尧现一中高三就读。真是四代有缘、三代为师。想起来津津乐道,引以自豪。前年春的一个周末,我携带孙子、外孙到母校重游,目的就是要鼓励他们向往读取这所永定人视为教育圣地的学校。在白玉兰、榕树绿竹的丛荫中,看见一幢幢新建的教学大楼和实验楼顶上巨大的圆球,美丽的校园万紫千红,曲径飘香,令人魂牵梦绕,在墨绿如盖的巨伞榕树下小憩,抚今追昔,使人心潮起伏,感触良多。
  笔者多年学习、生活在永定一中,自然有着特殊的感情。遥想我读永定一中的第四年,正值“文革”开始,学校领导被打成“走资派”,老师挨批斗,学生“闹革命”。李子塘坝(现在的龙凤花园,如图),就是所谓的“牛鬼蛇神”劳动改造和学生们的学农基地。每个学生每学期轮流劳动一周,早上和下午去劳动的人从一中的厕所里盛一担尿粪挑到李子塘坝,夕阳时分每人挑一担蔬菜回校。农场内有一间矮屋,住在农场的郑老师指导我们种花生、地瓜和蔬菜农作物的技术。我们住宿生住在生活区,今中山公园的东侧。生活区北片有一个小礼堂,那就是我们师生的膳厅。老师在礼堂的台上用餐。礼堂下面供学生用餐,安放了一排排整齐的四方桌,供学生放饭菜,八个学生一桌,没有橙子,全部学生站着吃饭,开饭时,学生各寻自己的饭菜到按编就的桌席就餐。学生大部分吃“私菜”,他们有的吃咸鸭蛋、咸鱼等,我们多是青菜、酸菜、芋子等。待到期初评定助学金后,我每月可享受3元的助学金和半免的学费(7.5元)的困难补助。一个学期我基本上吃“公菜”。学生饭钵放米,有的三两,也有少数四两的。我每餐一筒二两糙米。因为当时生产队每人每年才称170斤谷子。学校要求我们回大队、公社出具口粮证明书,拿回一中总务处统一造册,给每位学生每月吃足24斤大米,我每月可到粮站购买15斤大米,每斤壹角钱。以后每天可吃上八大两米饭了。虽然生活艰苦,但我们文革前的学生总算是学到了一点东西。大家都自觉守规矩,早晚自习,从无一人会迟到、早退,做到有无老师一个样,教室里掉一枚扣针都能听得见,几乎没人违反纪律,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是绝迹的。学习也没有什么课外参考书和同步练习册的,都是靠平时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刻苦钻研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晚上下课后和早晨自习前有许多学生在操场上、树下或窗台借光温习功课。因为我在班里学习成绩好、图画好,老师器重我,当副班长或学习委员。如有出版班级或年段墙报,总有我的习作和美术作品。
  忆往昔,峥嵘岁月风潮涌,看今朝百年桃李竟芬芳。在值此母校百年华诞之际,一心想献给她一篇比较像样的回忆文章,却又苦于真切了解的不多,凭着自己的回忆,只能知道多少写多少,了解清楚的详一些,了解少的从略,不了解的阙如,借百年校庆,粗谈点滴回忆,溢于言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5839627

联系人:校办室

邮件:ydyzxbs@126.com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岗巷23号

永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1676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