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师生成长幸福的教育

教师论文︱ 童章梁: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来源: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日期:2019-06-11  点击:4549 

一位领导干部在“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感言:“学生如果身体搞不好就有可能出废品,如果成绩不好就有可能出次品,但品德不好就有可能出危险品。” 但丁也曾言:“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台湾著名教育家忠信学校的创始人高震东先生也认为:“没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没有德育,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没有德育,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没有德育,劳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有才,别人才会需要你,有德,别人才会喜欢你……”由此可见中学德育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就是: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应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语文教学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德育的重任。

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

西方有句名言:上帝有两个住处,一个在天堂,一个在感恩者的心中。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曾国藩认为一个人无论多穷,但他只要懂得感恩,就有翻身的一天。古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相报。可谓家喻户晓。《战国策·魏策》中也有一句名言: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在我国的史传文学中有很多感恩的名言事例,这些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很好的素材。我们在上课时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孝顺教育。

百善孝为先。《幼学琼林》有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一个人如果不孝顺,就没有人跟他去交朋友,就没有人会和他做生意。清代名臣曾国藩在京城做官的时候,虽然生活非常的艰苦,但他依旧会给自己的父母寄些钱。在清贫之中,他省吃俭用,宁愿让自己吃苦也不愿父母受一丁点罪。然而,生活中,一个父亲能抚养七个孩子,但七个孩子却养不了一个父亲的现象却不时耳闻。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我国的传统文化很重视孝道的教育,很多封建王朝就是以孝来治天下。儒家是封建正统思想,儒家对孝道有很多经典论述。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阐述了孝的重要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述了孝顺更重在精神层面。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说明了要关心父母的身体。这些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我们可以在《先秦诸子选读》课程中,带领学生深刻领会这些思想。

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为人处世教育。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一个人在社会中应该有基本的道德品质,要遵守规则、法律。我国传统文化儒家鼓励人们成为君子。君子反对巧言,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子曰:“辞,达而已矣。”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君子要言行一致,先说后做。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儒家认为为人处世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计较过去的仇怨,要自我反省。可以说如果我们都能很好吸收中国传统为人处世的精华,我们这个社会在和谐很多。这些思想我们都可以在平时教学中向学生渗透。

当然,我们还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感教育、生命意识教育。总之,我们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要语文教学的同时,处处不忘德育的渗透。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5839627

联系人:校办室

邮件:ydyzxbs@126.com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岗巷23号

永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1676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