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师生成长幸福的教育

金凤起舞,功铸百年

来源: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日期:2013-04-18  点击:3580 
金凤起舞  功铸百年
——迈向国家级示范性中学的福建永定一中
 
人文景观:
构筑“永定一中文化”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这是宋代学者胡瑗的一句名言,学校是孕育人才的摇蓝。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先进的办学思想。永定一中,一所僻居山区的学校,何以多年来一直人才辈出,桃李纷呈?何以能成为广大学子心中的“桃花源”?关键之一就在于她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与鲜明的办学特色。
  “勤、严、实、勇”这四个悬挂在学校最耀眼处的金光熠熠的大字,正昭示着永定一中办学的深厚积淀与特色追求。“勤、严、实、勇”校风肇始于五十年代,形成于八十年代,光大于九十年代后,在润物无声中薰陶,塑造着莘莘学子的品德、个性。历届校领导都视之为学校的法宝而加以建设、弘扬。而今,这一优良校风正成为永定一中办学的一大特色,其内涵与外延也不断得到深化与拓展。
  “勤”即勤奋刻苦,勤教勤导、勤于服务;
  “严”即严谨治校、严于律己、严格要求;
  “实”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讲求实效;
  “勇”既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实路。
  围绕这一优良校风,永定一中又生发出“敬业、勤政、重教、节俭、求实”的领导作风,“责、爱、博、新”的教风,“勤思、争上”的学风,上至学校领导、老师,下至广大学生,各得其所,各在其位,各有组织。
  学校领导班子是“火车头”,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永定一中提倡“敬业、勤政、重教、节俭、求实”的领导作风。“敬业”,就是无限忠诚于教育事业;“勤政”,就是要努力工作,讲求奉献;“重教”,就是要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节俭”,就是要管好用好学校的财物,用有限的财力办更多的事情,当好“家”;“求实”,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工作不搞花架子,要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勇于改革,开拓进取。只有这样,领导班子才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才能率领全校师生开创学校事业的新局面。如今这一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得到广泛认同。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永定一中的教师该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呢?在多年的实践中永定一中逐渐将自己的思考浓缩成四个字,这就是“责、爱、博、新”的教风。“责”,即立足岗位,高度负责、敬业奉献;“爱”,即关爱他人、热爱学生、热爱事业;“博”,即博览群书、博采从长、博学深造;“新”,即更新观念,创新教改,推陈出新。永定一中还在教师中大力开展“三讲”教育、“三德”教育,开展“树、创、献”活动,“五讲五比”活动和“三心二意识”(即事业心、自尊瓦、责任心,教师意识、育人意识、依法治教意识)教育,培养了一支有竞争意识、群体意识、奉献精神和业务娴熟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勤思、争上”是永定一中的优良学风。思则能“辩”,辨别是非正误,辨识理想前途、辩明道路方法;思则会“辩”,辩及人生哲理,论涉海阔天空,探索有限无穷;思则善“变”,由一般变特殊,由次级变优级,由弱者变强者,由低等变高等。“上”即迈上一阶,冲上一档,力争上游。“争”表明一种进取的态度、方法和勇气,要直面竞争,善于竞争、勇于竞争。“勤思、争上”昭显出永定一中欣欣向荣的学生风貌。
  走进永定一中的学生宿舍,迎接你的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一首首温馨的小夜曲,风铃和五彩饰物相映成趣、鞋、毛巾、箱子、水桶等列成一条直线,甚至口杯的把手、牙刷的倒向都成一线,每个寝室又有自己的小小的主题,浓浓的文化气息弥漫学生的小小天地。既有军人的严谨,又有诗人的浪漫。这是永定一中在生活管理方面实行“摆设十条线”、“管理兵管兵”的“准军事化”管理的结果。标准化的生活管理,使学生长期坚持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讲究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向德智体诸方面迁移、辐射,锻造了“勤、严、实、勇”的形象,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
素质教育:
一切为了学生
  “善歌者使人续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育不是为了装饰一所学校以及在校师生的外表,而在于训练和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影响能力,能力又形成了有效工作的第一前提。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永定一中正是如此,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这是永定一中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大的素质。永定一中始终坚持德育首位的办学宗旨,将德育视为素质教育的灵魂。说到德育,常常会给人一些大而空的说教印象,但在永定一中,德育却是细而实的指南,形成多样化,可操作性也强。
闽西红土地火红的革命历史赋予了弥足珍贵的德育资源。古田会议纪念馆、张鼎丞纪念馆、永定暴动遗址、永定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永定一中每年组织学生参观、学习,饮水思源,让学生懂得家乡人民从血雨腥风中走向新中国光辉历程,强烈的红土地意识,在学生们心中深深扎根。
  作为全国著名的客家聚居地,“世界建筑奇葩”——永定土楼的故乡,永定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底蕴。永定一中每年对学生进行客家文化教育,参观土楼,举办画展,出版专栏,让学生了解客家先人艰苦创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热爱祖国的事迹,以及世界客家华人的卓越成就,从而自觉地弘扬客家精神。
  永定一中还创造性地实施道德品质主题教育,从小事入手,从日常生活做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置每学年一阶段的主题。高一学生自豪自傲,对大人话不太采纳,主题是“尊敬师长”;高二学生渴望独立,桀骜不群,主题是“自制自律”;高中毕业班,人心思走、人心思动,晓之以“理想前途”主题,以立志成为国家民族栋梁之材激励。各年段各有侧重、又有渗透。
  永定一中还通过入学军事训练、交通安全周、法制宣传周、科技宣传周、环保宣传周等活动,帮助同学形成强烈的国防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为向“现代人”演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实践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同样是永定一中锻炼人才的有效手段。多年来永定一中大胆尝试,深入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实践教育体系,学校从社会理想与职业理想、科学素质与劳动技能素质两个方面入手,致力于培养跨世纪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进行了包括“两史一情”、“五爱”、党团知识、科技知识、实用知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做到了目标明确化,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
  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紧贴时代脉搏,走近社会,感受生活;举办文学讲座、演讲比赛、辩论竞赛,挥洒青春激情;出版《晨风》、《雏凤》,激扬文字尽情遨游文学殿堂;进行生产实践,开展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奉献浓浓爱心……校园文化红红火火。
每逢周末、学校社团组织的无线电、地理、生物、花卉、标本制作、航模、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兴趣小组活动如火如荼。开辟植物园、进行野外考察、写生、举办书画展……活动内容多姿多彩。而学校劳技课的开设,则使花卉、园艺、制图、微机、广告、摄影等课程走向正规化。每年的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元旦文艺晚会,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大检阅。“优秀加特长”的教育模式,既锤炼了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又让学生至少拥有一技之长,无论对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或接受更高层次的深造,均奠定良好的基础。全方位的素质训练更催生出了桃李枝头的繁花硕果:1997年,永定一中航模组在福建省航模比赛中一举揽括全部7块金牌中的6枚,轰动全省。随后又赴河北参加全国第三届“飞向北京”青少年航模比赛,再次轻取一金一银。
  1997年永定一中高三学生卢华昌力挫群雄,勇夺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一等奖,保送进清华大学。
  1999年江健森又站上了第九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领奖台,实现了我省生物学奥赛金牌零的突破。
  1997年暑假,永定一中应北京大学之邀参加了第五届爱科学中学生夏令营。全国6所学校受邀,福建仅永定一所。
  永定一中还是福建超常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曾以三年培养4名少年大学生的骄人成绩引起全省轰动。也令全国超常教育界刮目相看。创新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永定一中的素质教育之花绽放和格外绚丽。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铿锵有力的声音,诉说的正是永定一中无悔的追求。
教研教改:
托举明天的太阳
  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育环境(4分)+教学方法(3分)X教师。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质量进行调查后得出的UNESO公式。有了优良的教育环境,有了“勤思、争上”的学生,剩下的关键就在于先进的教学方法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了。
  早在八十年代初,永定一中就因校制宜地提出了十六字教学方针:“面向全体、立足平时,因材施教、打好基础”,八十年代中后期又提出了“五个启动点”的教学指导思想,即从教者而言,青年教师是“启动点”;从教学环节看,备课是“启动点”;从学科教学看,数学科是“启动点”;于课外辅助教学而言,感情的沟通与交流是“启动点”。
  平时永定一中认真执行教学常规,课堂教学要求都是以培养能力作为中心主题,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积极开设“三课”,以此促发教师的提高,即工作未满三年者开设“汇报课”,未满35岁者开设“实验课”,老、中、青年教师都要开设“创优课”。从而激发了教师们探讨课堂教学方法和途径的热情。永定一中还大胆实行年段目标管理、制定了《教研组课题研究与年段目标管理直通车方案》,对每个年段、每个学科、每位教师提出了德智体目标质量要求,变过去的终端管理为动态管理、过程管理。
  素质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拥有一流教师,才可能拥有一流的教育质量,所有学生、教材、环境、教法诸因素综合起来,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师。为了对教师素质进行把关,永定一中成立了教师素质评估小组,对教师的调入实行“听、谈、看、评”,从“入口”关把起,用特许的政策筑巢引凤,招揽贤能。
  在永定一中,青年都是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学校的中层领导几乎清一色的年轻人,朝气蓬勃中折射出“责、爱、博、新”的风采。校长简焕镇把青年教师的导师制放在了五个“启动点”的首位,要求每一位新到一中的教师“一年初知校情,三年基本形成良好风格,五年能独挡一面”。老中青教师结对子,传帮带,常规教学和年度工作搞评估,抓考核,形成制度,每一节创优课都拍成录像,互评互议,自己揣摩,悟出道理。“鞭策之马能行千里”,简校长激励他的教师:“用我们的观念转变来促社会和政府领导的观念转变,这是办大教育的需要,用我们的观念转变来促教育教学各层面的改革,是办小教育的需要,用我们的观念转变来促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是教育三个面向的需要。”
  教研和教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连动的双轮。永定一中确立了“教研兴校战略”,确定出教师撰写、交流、发表论文的奖励制度,并把教研教改的表现情况作为评选文明教研组的重要依据。95年起每年召开教学研讨大会,把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师素质的关键。
  山城虽僻,教育改革的浪潮照样席卷拍岸。永定一中人并没退却,而是以大海般博大的胸怀主动迎接教改浪潮的洗礼。更快、更多地培育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又具个性特长的合格学生,造就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人才,成为园丁们辛勤耕耘的永恒动力。
  早在1983年永定一中就开始尝试,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教授数学自学辅导教材改革实验,1998年,当卢仲衡教授风尘仆仆亲临指导时,永定一中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由初中推向高中,从单学科推向多学科,从教学层面推向管理层面,从松散走向有序。改革的春风滋润出凤凰山蓬勃的春色。分层次教学、高中英语“主动阅读——自主发展”、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等国家级课题向传统的教学模式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处处开花的教改,不仅锻造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更造就了一批勇于弄潮搏浪、敢于创新、善于吸纳先进教育观念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老师。“全国优秀教师”陈采兰、胡育安,“省优秀青年教师”胡素娟、张金林、张韵春、胡荣盛、曾放珍,“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吴英才、张志文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山区教育发展的瓶劲是信息。依靠信息的全球化、网络化,山区中学也同样有条件与沿海中学争雄比高。正是基于对教育装备的正确认识,永定一中大力提高教育现代化程度,早在学校的“二九三”发展计划中,永定一中就已制定出电化教学的发展思路。即走“视听手段先行,电脑教学跟上,闭路声像控制”的路子,使绝大部发任课教师能调动投影仪、电脑、电视、电影、录音机、录像等电教器具服务教学活动,依此达到减轻师生课业负担、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击者的。如今,多媒体教学系统、校长办公系统、图书馆文献管理集成系统、电子备课系统等局域网的建成及校园网的加紧建设,描绘了永定一中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蓝图,也向谋求办学现代化目标大大迈进了一步。
  1999年1月,凝聚集体智慧的六届三次教代会隆重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永定一中新的定位方案。“把永定一中建设成为全国山区一流的示范性中学”由此拉开了序幕。一个坚定的、必胜的声音在凤凰山麓响起,永定一中必须在办学特色、学校管理、教改教研、师资建设等方面示出全国山区中学之范。蓝图既定,标杆已立,永定一中又有了自己崭新的奋斗目标。
  乾坤灵气钟龙岗,日月光辉毓凤山。永定一中正是一只引劲高翔的凤凰,曼舞出满天霞光,正飞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载《中国青年报》2000年12月15日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5839627

联系人:校办室

邮件:ydyzxbs@126.com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岗巷23号

永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1676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