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师生成长幸福的教育

小草的钻劲——江汉修老师教学观点和实践述评

来源: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日期:2004-04-14  点击:4230 

 

小草的钻劲

 

  ——江汉修老师教学观点和实践述评

 

吴炳金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春风呵春风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把我照耀,河流山川哺育了我,大地母亲把我紧紧拥抱。”这首《小草》之歌,江汉修老师总把它挂在嘴边,经常吟唱,舒心地以小草自喻,也不断地从中学习小草那不懈的钻劲。

是的,作为一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江老师确实是一棵小草。中小学一向品学兼优的他,1966年高中毕业时遇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而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他以高出录取分数线100.9分的成绩考进龙岩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时年30岁。毕业后分配回母校永定一中任教至今。在这所遐迩闻名的省重点中学里,他以“责、爱、博、新”的教风来弘扬“勤、严、实、勇”的校风,读书育己,教书育人,著书育贤,孜孜不倦,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1987年评聘为中学一级教师,1995年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在他30年的教学生涯中,教过小学,也教初中、高中,还兼职上卫校中专语文和电大英语班《文章选讲与写作》课程,长期超负荷地工作。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同时,他对教研情有独钟:1989年加入福建省语文教学学会,1995年加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语文教改研究中心,后担任“中心”理事;先后在国家、省、地、县、校各类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80多篇,其中发表在《福建中学教学》(1996.5)的《浅谈教材语言、教案语言和教学语言的顺向转化》和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1997.6)的《“联系比较法”说略及例析》,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复印;1996年、1998年两次荣获全国“教育科学成果评比”二等奖;199912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个人教育教学专著《教坛探赜》。从教30年了,问他最大的感想是什么,他总是说:“教书容易,要教好书难,责任感、事业心、教学法,缺一不可。作为教师不得不虑及一个问题:学生是在指责你还是钦佩你?”

小草不惹眼,但小草有其不懈的钻劲。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里,江汉修老师志存高远,默默耕耘,表现出了他那不懈的钻劲。

首先,江老师不懈地钻研教学理论、大纲和教材。他有自己明确的语文教学观,这就是深刻领会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吃透教材内容。他认为,只有准确、深刻地领会大纲,语文教学才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所以,每当国家教委(教育部)颁发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后,江老师都要认认真真地“啃”,而且要“啃出味道来”,于是一篇篇题同而质不同的《新大纲学习断想》就出来了。他认为教材的这个“本”吃透了,语文教学才能活起来,教改也就找到了突破口。笔者采访江老师的时候,翻阅了他案头上部分文稿和教案,发现他对教材的钻研是非常精细的。比如,不论是对鲁迅《藤野先生》、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整体感知驾驭,还是对朱自清《春》中的“春之图”的细节琢磨,或是指出教材之瑕,都很能见出江老师分析教材的匠心和钻研教材的细心。“领会大纲,吃透教材”,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无甚高论。然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有的语文老师淡忘了。笔者认为,这种朴实的语文教学观,这条看似平易的心得,却正是江老师和语文教学界许多有识之士多年从事语文教学教研教改探索的可贵之处。

其次,江老师不懈地钻研教学方法。他钻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教材既已“文以载道”,教者就必须“以文明道”、“以道驭文”;他钻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张对这些教材要发掘“深层”,导向“积极”,有些只点到为止甚至不点,反对硬贴标签;他钻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要主要围绕“大纲”对听说读写四方面要求来进行,并且必须切合每节课的实际再从“确定目标”、“组织教学”、“选择模式”和“结合状态”四个层面去实施。特别是他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巧妙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多年来一直实践着颇有新意的“联系比较法”教学。江老师把这种“联系比较法”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联系为主兼及比较的”,包括:一、联系旧课文有关知识以助理解新课文,进而掌握某些规律性知识,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二、联系熟识的事象,以助理解新接触的知识,使学生触类旁通,如“一狼洞其中”(《狼》)的“洞”就跟“我不会酒”的“酒”一样,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这样一联系,不仅可帮助理解,而且可增进兴趣。又如,讲“将以衅钟”(《齐桓晋文公之事》)时,联系乡间建土楼落成上梁时杀只大公鸡把血涂在梁上是“衅”,那“衅钟”就是把牛或羊的血涂在新铸的钟上,这样一联系,学生茅塞顿开,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具体形象。再如讲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中“行不足”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时,联系电视上“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由此切入省却了许多口舌却又探取了白诗的骊珠。第二类是以比较为主的联系,包括“同中辨异”、“异中辨同”和“同异兼辨”三项。教学实践中,江老师对此法不断钻研、探索、总结,不但显出了这种教学方法的灵活机动之特点,而且门道多、难度小、易操作、见效快。不管是钻研哪方面的教学方法,江老师都十分注意切实做到“三个结合”(即新旧知识结合、课内课外结合、讲练结合),因而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知道,“下定义”这种说明方法教起来是极枯燥的,但江老师通过一个比喻和一个笑话却能讲得深入 浅出。第一次讲解“下定义”时用的比喻是:下定义就是把一个小袋子套进一个相应大的袋子去,并说明这袋子的特征(如“统筹方法”是“小袋子”,“数学方法”是相应大的袋子,特征是“提高工作进程”)。第二次讲解“下定义”时用的笑话是:一天,小兰跟他妈妈去到野外,看见一只飞鸟,问:“那是什么?”妈妈答:“小鸟。”“什么叫小鸟?”“会飞的就是小鸟!”回到家吃饭时,一只苍蝇飞进来,小兰惊叫:“妈,小鸟!小鸟!”妈妈说:“傻孩子,那是苍蝇!”“你上午不是说会飞的就是小鸟吗?”妈妈愕然。笑话之所以发生,根源就在妈妈没把“定义”下准确,虽说明了鸟的特征,却没有把“鸟”套进“禽类动物”这个相应的大袋子里去。在一片笑声中,学生对“下定义”还会茫然吗?从这个例子可以发现,江老师的教学即使是教同一个知识点,也是常教常新的。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是江老师教学成功的秘诀之一。

第三,江老师不懈地钻研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语言十分重视。他认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途径,因为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语文知识的主要教学形式,而且是多种教学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他说:“为什么用同样的教材,在同水平的学生中进行教学,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呢?这就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同所致,也就是教者能否顺畅地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案语言再转化为教学语言。”江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四个主要因素,即教与学双方情绪,师生双方的关系,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语言的组织水平以及学生对知识实用性的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即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调动积极性;以公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使他们树立信心,积极活跃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严密的逻辑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启发学生把握重点难点,使他们掌握教学内容及其与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因材施教的原则丰富讲课内容,使他们认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了解利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做些什么。江老师认为:“教师教学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很难想像,劣等的课堂教学语言能够讲清重点、难点,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难点,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更不用说心灵的共振和智慧的激发了。”于是,他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案语言时,始终坚持着三个原则:目的明确——把教材语言的主题转化成具体的详细的目的(包括记忆的、理解的、运用的和创新的),并定准重点;选好突破口——或导语、或人物、或实例;完整有序——既要反映教材语言的基本面目,又要注意先后顺序、前后联系及组合方式。在把教案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的过程中,他着力从下面三个方面去优化:第一,清晰流畅——运用易于接受且适合的语言,确切地传递定义和概念;运用简洁而规范的描述,明确地显现要点;运用简练而有吸引力的语言,尽早进入主题;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使学生保持适度的兴奋点。第二,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用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心领神会,达到默契交流之目的。第三,适时调谐——不要只顾滔滔不绝地输出教学信息,而不管信息通道是否通畅,既要巧妙排除来自学生“不专心”的干扰,又要自觉纠正自身讲课中的“过”或“不及”的不当之处。

江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要求是严之又严,而对学生的课堂语言要求却又相当宽容,竭力反对对学生课堂语言处以“极刑”,力主慧眼识其“闪光点”而加以引导和鼓励。有个很典型的例子:学生在回答“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问题时,往往无法达到“整体”的要求,江老师便以“盲人摸象”的寓言启发:“大象像扇子”“大象像柱子”“大象像钩子”“大象像墙壁”,我看不能算不对,只能算不全对,因为都说准了大象的某个部位,如果有个瞎子说“大象像鲜花”“大象像流水”,那才是全错。我们不是瞎子,它的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了,鼻子像蛇……如此亲切的语言鼓励,难道学生还会启而不发?江老师认为,在课堂上,不怕学生“错说”,就怕学生“不说”。

江汉修老师确实是棵挺有钻劲的小草。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郭丹教授是这样评价江老师的:“有了这样的教师,有这样可贵的精神,何愁语文教改不能成功?”(《〈教坛探赜〉序》)是的,在我们语文教学的园地里,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棵这样钻劲十足的小草,才汇成了生机勃勃的浓浓绿茵。

(作者通讯:福建龙岩市普教室;邮编:364000,本文发表于2000年《语文教学通讯》第8期)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5839627

联系人:校办室

邮件:ydyzxbs@126.com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岗巷23号

永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1676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