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师生成长幸福的教育

人 际 交 往

来源: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日期:2006-10-08  点击:7688 

 

           17.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分析
       社会心理学把人际关系定义为,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
       1.人际认知与人际吸引人际认知包括:
       体态认知,体态和颜面是人际认知的接口;表情认知,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际认知;目光认知,是对整个心态的认知。由于以人为对象的知觉的特殊性,又由于青少年自身存在着认知的表面性、片面性,思维的肤浅性,以及归因的标准掌握不准等弱点,在班级人际认知中往往会产生偏差,比较多见的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心理定势和刻板印象等五种。
       交往双方,除认知因素外,还有情感因素维系着。个人能否被他人乐于接纳、相容,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亦即反映为人际吸引的心理问题。造成人际吸引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个人品貌上的吸引力,包括长相、性格和能力诸因素。二是人们相互谐调上的吸引力,主要指相近性、相似性、相悦性和相补性等因素。教师如能把握人际认知和人际吸引的因素和特点,就能正确判断学生的人际关系现状,从而有可能正确指导交往,调节不融洽的人际关系结构。
       2.交往态度和交往行为:
       交往态度由交往的认知、情感和意向等成分组成,是交往行为的准备状态。它是班上学生以同学、老师为对象的实际交往的中介环节。交往的态度越是坚定,对学生的实际交往行为影响力就越大。而交往态度的坚定性与构成态度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的深刻性、正确性和强烈性有密切关系。要使交往态度对交往行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还要使构成态度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协调一致。教师在工作中,既要注意形成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正确认识,有积极的评价,又要激发他们与之相适应的情感体验,使之形成强烈的行为意向。
       一般来说,正确的交往态度,导致正确的交往行为。在产生交往行为时,有两点需加以综合考虑:一是交往的情境。一个学生在某一情境中的交往行为,决定于对交往对象的态度和交往情境的态度。这两者相互作用着,要使某一学生的交往态度有效地影响交往行为,交往态度一定要与交往情境一致(即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行动意向。二是交往的能力与技巧。如果学生缺乏交往能力与技巧,往往会使他心有余而力不足,乃至放弃实际行动。教师在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交往态度,以期导引出正确的交往行为时,要想法创设与交往态度相一致的交往情境,还要传授和训练交往的技巧,培养交往中必备的能力。
       3.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分化:
       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了班级中的人际关系。按交往的深浅可划分为:表面接触阶段——人际关系建立的初期,交往较多的是角色性的接触而非情感上的融合:伙伴互惠阶段——人际关系建立的中期,以共同活动为中介,彼此成伙伴互相帮助而融洽相处,从而结成互惠关系;友谊阶段——人际关系建立的后期,以思想上激励、学习工作上关怀为基础建立的一种最可珍贵的形式。
       据一些实验班调查,班级人际关系大致在新组班过半月之后,就开始分化。从人际关系的结构看,分别有星状结构(有核心人物);环状结构(无核心人物);全通道式结构;链式结构(仅一一相联)等。由于在人际关系系统中各人的抱负水平不同,实现群体期望的情况不一,对社会管理的贡献不同,以及个性特点迥异,各人就会有大不一样的社会地位,分别扮演着明星、人缘儿、孤星、嫌弃儿等不同的角色。教师要掌握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并设法改善那些社会地位不高、处境不佳学生的现状,使之抬起头来走路。
       4.小组的人际关系:
       小组是班级的基础单位,是青少年建立人际关系的主要依托点。小组人际关系发展的共同趋势:一是趋向多样化。有行政小组、团队小组、学习互助小组、劳动小组、体育锻炼小组、课余兴趣小组等等。学生同时是多个小组的成员,个人的交际范围就广泛,他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就多样,深入到社会关系的方面也就深刻,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会变得丰富。二是趋于微型化。一个小组的人数,不再像过去那样搞成十几、二十人,而是3~7 人为宜。微型化利于增加学生间的交往频率和密切帮助,每个学生在小组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也会增多,有助于改善个体在小组群体中的社会地位。三是小组长尽量不兼职,让尽量多的学生能在一个小组里担任正副小组长等职,从而有众多的学生体会管理别人和受别人管理的不同感受,让他们学到在不同的地位上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能。总之,多样化,微型化的小组,促使学生现实地置于不同的关系系统之中;而角色的变换;又使学生处于不同地位与人交往,从而丰富了学生心理活动的内容,使个性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形成较全面的思想和道德品质。
       5.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
       据实验班了解,一个班总有几个甚至几十个非正式小群体。它们与班级、小组等正式群体相比,人际关系有几个明显特征:一是自发性: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出于个人的某种精神需要或物质需要的满足,自愿结成小群体;二是相似性:它以相近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为基础,自然组合而成;三是相容性:成员彼此以感情为重,心理相容,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四是一致性:它具有很强的群体意识、群体压力和不成文的规范,对成员的思想言行有着很大的影响;五是畅通性:成员间信息传递灵敏,彼此之间思想交流畅通;六是权威性:其核心人物有权威,对其他成员的心理吸引和心理影响力很大。
       非正式小群体,按其与班级的组织目标一致性程度区分,可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破坏型等。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班级的非正式群体视为理解教育对象的重要渠道,接受教育的重要单位,塑造和改造教育对象的重要途径。

           18.学生交往动机的教育引导
       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交往动机,就是个人愿意与别人接触并得到别人接纳和关心的动机。它反映了交往愿望的心理动力。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实现着各种信息的交流和行为上的互动。个体的人,才不断被社会化,人格才趋于成熟。
       交往动机的心理功能,一是表现为协调作用,即协调情感和协调动作,交往可以使相互心理得到某些满足,从交往的信息中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二是保健作用,通过交往,保持人与人的充分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保持实现沟通行为所必须的条件,是保证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三是在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性心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人的社会性心理正是在同他人进行的相互交流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交往中的信息交流,就没有社会心理的产生。所以,安全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和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是交往动机最基本的因素。学生参与交往的动机,总的来说主要也由以上几方面所引起,不过,由于每个人情况不同,会有不同的特定需求,这也就决定了学生不同类型的交往动机。其中,有出于情绪上的交往,有出于活动性的交往,有出于关系性的交往,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交往,交往的最基本动机就是在于希望从交往对象那里得到自己需求的满足。很自然,如果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交往需求,学生便很难产生与之交往的动机。因此,对学生的交往动机的教育引导,就是让学生在各种交往中,形成高尚的交往动机,形成有利于社会和他人、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交往动机,使学生在积极的交往中,人格得到完善,社会化的进程得以加快。
       具体来说,为使学生形成并确立牢固的高尚的交往动机,教师对学生进行交往动机的教育引导,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教给学生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知识,让他们懂得社会交往的意义和目的人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最初是一种自发的不自觉的活动。

       但人的交往不同于动物的群居性生活,教师要在学生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帮助学生认识体会到交往的重要性、目的性,知道一些社会交往的道德知识和行为准则,借助交往,使其加快社会经验的积累,增强道德情感,扩大知识面,补充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实际的、社会性的知识,最终达到使其掌握社会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的又有自身特色的社会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人格特征,成为社会的积极成员。
       二、教育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人的行为动机是由需要引发的。不能否认,人的交往活动中带有功利因素。由于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从别人、从社会那里获得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东西,这包括人在交往中对物质方面的索取和精神方面的索取,以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和弥补自己的不足。相对来说,精神方面的索取更难满足,追求更多。但是,人的交往动机不能仅仅是自我利益的满足,人还要体现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这就又表现在人要有所奉献,对社会、对别人要有所给予和奉献。所以,人们交往中的需求互补是交往动机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师要教育学生积极主动地吸取别人好的思想和品德,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且争取得到别人的承认、尊重、赞许、支持和鼓励。珍惜所得到的荣誉和友情,并以此为动力,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时,在交往中,也要学生善于了解对方的需求,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适时地运用自己的所长,以满足对方的需要。学会关心别人,在别人困难之际,给予无私的奉献和具体的帮助。在同学之间,更多的是要学会给别人多一些的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和支持。
       三、帮助学生通过社会交往,正确树立“自我形象”
       国外有一种理论认为,当个体在他人面前出现时,他总是怀着某种目的来积极开展活动向他人传递有利于自我形象的信息,通过自我呈现,对他人施加影响为自身树立某种形象,从而达到使他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的目的,甚至达到能左右别人的目的。不可否认,这种交往动机在学生交往当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它阐明了个人在交往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以及对他人产生的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优势和优点,尤其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觉悟,优秀的个性品质展现给大家,扩大并树立“自我形象”的正面形象,从而对他人发生深深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赢得别人对自己人格的敬重。这样下去,学生的交往动机往往就要考虑多一些高尚的成分,减少一些低级动机和错误动机,学会把其动机行为与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结合起来考虑。
       四、战胜自卑,增加交往的积极性
        一个人社会交往动机的强弱,与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证明,学生交往动机弱、缺乏交往积极性的原因,与本人缺少自信、过分自卑有关。自卑感是影响学生交往动机难以发生和不易出现交往活动的重要因素。自卑感严重的学生一般具有一些普遍性的特点:他们的自我形象不稳定,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以掩饰自己所谓的“不言而喻”的弱点;他们对一切事情都很敏感,因而特别容易受挫折;他们倾向于超脱现实而陷入幻想世界,缺乏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有严重的孤独感;他们缺乏竞争意识。
       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适应社会交往生活。因此,教师必须予以帮助,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适当的抱负水平;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不以别人为自己的唯一比较标准;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发挥特长,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以摆脱自卑感的纠缠。

       五、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进一步强化和保持持久的交往动机

       当一个人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时,他在群体中的交往动机就会进一步加强。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建立并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而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则很难建立良好的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多是个性的原因。心理学工作者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操纵他人观念过强、过分地讨好和敬畏、敏感与多疑、傲慢与嫉妒、偏见过甚、过分依赖与不切实际的期待,都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障碍,会带来或造成同学间关系的紧张,这样进一步发展下去,势必又带来社会交往动机的不足或不良。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缺点并努力改正,营造一种良好的集体气氛,形成团结、友爱、互助、互敬的风气。使学生在集体中能感到温暖感、安全感;反过来,融洽的同学关系的形成,必将会促使集体中每个成员产生进一步交往的动机。

           19.集体的人际关系与学生人格培养
       马克思曾经对人的本质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即人的本质并不是抽象的、自然的生物学上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并不是孤立的,他(她)始终要与社会上的其他人发生关系。人是在与其他人相互交往中成长起来的。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社会的人的关系,人就无法生存。狼孩的例子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学生也是在与人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和个性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在个性发展的8 个阶段中是否能安全度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父母、同伴、同事、配偶的关系。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除去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在班集体中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是影响其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情绪、学习的动机,而且对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性、创造性等个性特征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集体的人际关系对个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它在人的个性发展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要是在教师及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个体可以从教师和学生同伴中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形成关于自己的能力水平、智力、努力程度以及学业上成功的可能性等等观点和信念。学生如果能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尊自信,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人的个性也就可以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相反,在不良的集体人际关系中,师生之间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甚至夸大、引发师生间的对立,学生不能从教师和伙伴那里得到公正的评价,而产生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对自我也形不成正确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健康发展。
       自主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又一重要品质,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象征,也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良好的集体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性的关键。教师要重视学生,关心学生,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个体来对待,使学生可以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充分挖掘自我的潜力,成为一个个性充分发展的自主的个体。
       学生的创造性是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性品质的核心和灵魂,集中反映了个人的智力、气质、性格、意志、情感等心理发展水平。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多样性,排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和思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在一个民主化人际关系的班集体中,师生之间充满了平等、活跃的和谐气氛,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敢于畅所欲言,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得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僵化,学生心存畏惧,缺乏积极性和兴趣,学生的创造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作为教育的手段,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作用表现为:一方面是有效的激励手段。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好,彼此信赖,学生就容易接受意见,改正错误,教育的效果就好。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有良好的心理气氛,师生都会情绪高涨,互相配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到。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是教育进行的重要渠道。在教学活动中,人际关系是极其重要的沟通手段,不论是传授知识,灌输思想,还是开发智力,人际关系的作用都不可忽视。人际关系作为教育的内容,既有德育因素,也有智育因素。人际关系的内容、性质及其心理成分,如情绪情感、态度倾向等,都是德育范畴的东西;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知觉、人际交往的策略、团结他人的能力等又是属于智育的内容。
       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学生的人际关系具有纯洁性。较之社会上其他一些领域,学生的人际关系相对地更为单纯,更为规范。这是与学生群体本身的性质分不开的。学校是向下一代传授知识与文明、传播科学与真理、传授道德与精神的组织,教育的对象是天真纯洁的青少年,这种情况必然也体现到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中去,决定了学生人际关系的纯洁性。同时,学生的人际关系还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在班集体中,所有的成员都可以进行直接交往。几乎是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以人际交往的形式进行的。学校越是追求教育效果,学校的人际关系就越是丰富多彩。同时学校班集体中成员时空距离小,交往极为方便易行,在客观上为人际关系的丰富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还有波动性和文化性的特点。
       一、学校里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
       1.友好型    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相接近、互相信任、亲密融洽和富有吸引力的关系。这种友好关系有性质和程度的不同。既有积极健康的友好关系,也有消极的、不健康的友好关系。其程度也有深、浅之分。
       2.排斥对立型    排斥对立型是指学生之间相互排斥、疏远,彼此不融洽、反感、嫉妒、嫌弃,甚至对立、争斗。这类关系也有性质和程度的区别。既有原则性的,也有非原则性的;既有冲突剧烈的,也有一般排斥的。产生排斥对立的原因也很复杂,有的是因为双方观点的对立,有的是由于误会、猜疑,也有第三者的挑拨造成的对立。
       3.孤独型    学生在集体中既不被选择也不被排斥,也不选择与排斥他人;在情绪上既不产生积极体验,也不产生消极体验。有的学生既不主动与人交往,也不接受别人的交往,处于孤独状况;有的学生不但没有人选择,还会被多数人排斥,陷于独立的状况。
       二、学校里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特点
       在学生集体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学生的人际关系也有不同的特点:
       1.小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儿童进入学校,开始成为集体的成员。集体生活是他们集体意识形成的主要条件。低年级小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还不大关心,大多数还缺乏清楚的意识与要求。老师是集体的核心,与老师的关系胜过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多半是一种“游戏关系”,一起玩耍。参加少先队是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少先队的活动大大促进了他们集体意识的发展。小学生认真地按照原则对待相互关系,开展批评是相当认真的,往往超过中学生。大约三四年级,开始出现少数的比较稳定的自发的友伴群,但规模小,人数不多。多数人的友谊仍是不稳定状态。由于女孩比男孩听话,发育比男孩早二至三年,小学女生当学生干部、积极分子的要比男孩子多。在低年级,男孩子一般都能服从女孩子领导。高年级,一些男孩开始成为自发的头头儿,与女孩子的正式头头儿地位不时发生矛盾,对一些老师偏信女孩子表示不满。
       2.初中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进入初中,是中学生了,有了与儿童时代告别的新异心情。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新的要求、新的朋友,产生着新的相互关系。初入中学时,还以教师为中心,对朋友还在“探索”。比较熟悉之后,少年期相互关系的新特点就开始显现出来。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交往,开始比师生关系更为重要,而且比小学生的相互关系复杂、多样,更有内容。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按其程序可以区分为:一般的同学、较亲近的同学与要好的朋友。与小学生不同,少年开始表现出不容许成人对他的同学关系过分干涉的倾向。要好的朋友之间表现出了少年友谊的特点:绝对忠诚、坦白、保守秘密,遵守无形的“伙伴关系准则”,齐心斥责对朋友的“叛变”等等。班级中自发的伙伴群增多,而且,一般是女学生中的小团体较男生为多。非正式的头头儿开始出现,有的是受学生尊敬的有威信的但未当干部的少年。在乱班的男孩子中常有“孩子王”式的人物出现,这种头头儿常常带头闹事,与老师对立。学生干部与非正式头头儿的不一致,开始影响班级的工作。男女同学间有时用“有意寻衅”来表示友谊。男女同学间相互指责、影响团结的事件,以少年特有的方式时有发生。少先队的活动增进着少年友谊,以及活动的独立自主性的增强,使少年产生了同志式关系的情感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争取加入共青团的要求,促使少年间的相互关系按原则性的方向发展。
       3.高中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青年初期是最有集体精神的年龄阶段,其相互关系逐渐具有成人化与社会性的影响。青年渴望友谊,需要“志趣相投”、能“倾心交谈”的朋友。相互间的友谊比起少年要稳固得多,深刻得多。党的要求、团组织的活动,促进着真正同志式友谊的形式。青年比少年更关心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青年常把朋友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高中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这影响着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自发的伙伴群数量比初中有所减少,但规模较大。
       非正式头头儿的作用比较显著。如果说,少年的自发小团体只是对学校集体的补充,那么在高中,若班级集体吸引力不强,有的就可能热衷于自己的小团体,有的甚至参加“街头团伙”的活动。他们的友谊不讲原则,只讲“哥们儿义气”。男女之间的友谊也复杂起来。据近年的调查,中学初恋现象有增加的趋势,有时初恋就像“流行病”,在一个班中谁也不谈恋爱,而在另外的班则有不少学生在恋爱。由于青年的“闭锁性”,高中生的相互关系情况不像初中那样容易了解,矛盾与问题也不像初中生那样显露于外。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友谊,建立良好的相互关系,是高中阶段应予重视的重要问题。
       在班集体中,集体成员之间建立密切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例如集体的性质、集体的活动等。集体成员的个性心理特征更是影响集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班集体中,受欢迎的学生具有以下的特点:
       (1)善于和集体其他成员交往。如果学生善于交往,就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产生心理上的接近,就会受到其他同学的欢迎。
       (2)有较好的学习成绩或知识面广、有特长,并且愿意毫无保留地帮助其他人学习,这类学生容易受到集体的欢迎和赞扬,反之,如果这类学生只顾自己不顾旁人,不愿帮助集体其他成员,那么他不但不会得到集体的欢迎,反而会受到大家的孤立。
       (3)仪表整洁,待人大方,和蔼可亲。
       (4)性格开朗、兴趣广泛、风趣幽默的学生也常常成为集体的中心。
       学生在班集体中被孤立和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有:
       (1)学习不认真、马马虎虎、漫不经心、成绩较差。这类学生往往对学习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对集体取得的成绩也往往视而不见。
       (2)性格孤僻、人格异常。对同学交往不感兴趣,不主动与人交往,喜欢孤独的生活,或者是出于自卑,不敢与人交往。
       (3)不善于与集体其他同学交往。
       缺少交往的技能和方法也是导致学生在班集体中受孤立的重要原因。有的学生虽然主观上有与同学建立密切关系的愿望,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做,甚至在共同活动中弄巧成拙,结果造成同学很少与他交往。这些学生有交友愿望,但常常因伙伴的拒绝而交不到朋友,他们心理上经常处于一种不适状态。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和矫正,很容易造成人格倒退和产生异常行为,变得孤僻、自卑,产生攻击性和破坏性等。
       教师若发现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处于异常状态,就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班集体的人际关系。调整班集体人际关系的主要措施有:
       (1)优化集体背景,丰富集体人际关系。运用组织手段,建立人际关系网络,为学生提供日益扩展的交往范围,建立丰富多样的生活联系,从而使他们的个性世界变得更为充实。
       (2)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对于学生非正式群体,一是要承认,二是要积极引导。对于那种偏离集体或反集体的小群体,可采取情感疏通、头领角色公务化、价值观更新、职能替代、扩展交往等手段加以引导,逐步使它与班集体的关系趋于正常化。
       (3)积极创造教育情境,克服定位困难。为了使学生在班集体中克服各种社会知觉偏差、情绪波动和定位困难,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并发挥其教育效能,以促进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教师可以运用教育艺术,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如信任情境、成功情境、抗拒诱惑情境、道德选择情境、挫折情境、冲突情境、竞赛情境、辩论情境、创造情境、集体主义情境等等。在情境教学中,要加深情感体验,强化集体感受。教师在指导学生克服定位困难时,应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巩固交往取得成功的经验。应当使集体生活具有巨大的情绪吸引力,引导学生克服自私、冷漠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4)改进教学工作,创设良好气氛。集体的教学活动是共同活动的主体部分,因而改进教学工作是调整改变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十分重要的途径。
       (5)改变控制方式,优化师生关系。为了顺利调整班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首先要对自身进行调整,调整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前提条件。师生关系对班集体人际关系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在集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必须把每个学生放在心上,在师生交往中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要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
       协调和改善集体人际关系有许多具体的方法,例如感情投资法、心理吸引法、深层了解法、消除紧张法、排难息纷法、激情感染法、理解关注法、诚心交友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增进友谊,使人际关系更加协调、巩固,又可以消除隔阂,解决矛盾,使人际关系得到调整。教师在选择方法时应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环境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可行最有效的方法。
       教师不仅要采取措施调整和改善集体不良的人际关系,还要创造形成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研究表明,思想、信念和目标的一致,一定的交往水平,个性的相似与相容等都是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集体成员应该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在统一的目标下,师生能够产生共同的心理感受,并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还要设法提高集体成员的交往水平。研究表明,居所和工作地点接近,接触频繁,可以自然地增加彼此的相互了解,认识和态度容易趋向一致。教师应当注意增加人际交往的频率,更加注意交往的深度。随着交往的深度,随着交往水平的提高,人际关系也会深化。在安排人际交往活动时,还要注意人的个性特点与个性倾向之间的不同。人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是人的个性特点,而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态度则属于人的个性倾向方面。
       个性特点与个性倾向一致,自然会使彼此感到亲切,有共同语言,在心理上彼此吸引、喜欢和接近,结成亲密关系。有的个性特征虽然相反,但是个性倾向相似,也能友好相处。如脾气暴躁与脾气随和的人,由于观点或态度一致而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常常能相互弥补,取长补短。所以,教师既要注意人的个性特点的差异,又要关心个性倾向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

           20.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建设
       班集体建设是促进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重要外因。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是,集体是通过什么来对个性发挥巨大作用的?班集体建设的对象是什么?教育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是关系,主要是集体中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各种关系的性质以及学生在这种关系体系中的地位。
       研究班集体建设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就是要研究怎样的人际关系,才成为个性发展的积极影响源;而人际关系又是怎样以共同活动为中介,提高层次水平,从而丰富和完善个性的。
       1.逐步丰富集体活动内容,更新活动方法和组织形式,促进个性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活动是群体内部各种关系得以发展的源泉

       群体内人际关系是以活动为中介来影响青少年个性的。某一群体所达到的水平,是以共同活动的内容为标志来划分的。在一般的班级群体中,人际关系以对每个人有个人意义的共同活动内容为中介;在班集体中,人际关系以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的共同活动内容为中介。共同活动不同的内容,对个性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此,教育工作者注意与学生共同筹备活动,指导而不包办,一起想方设法丰富活动的内容,增强其社会价值,很有必要。
       群体共同活动的内容对个性的影响是主要的,但也不能忽视共同活动的形式。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活动方法和活动的组织形式的水平所制约。良好的活动内容要恰当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儿童的个性发展正是在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各类活动形式的相互联系,以及结果的变化中才上升到更高的水平。集体活动色彩斑谰,丰富多样,意味着将学生置于不同的人际关系系统之中,这将丰富学生心理活动的内容,使个性得到较为充分和谐的发展。
       2.通过扩大集体中的人际交往范围,提高人际交往的层次水平,从而丰富个性,加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
       “集体内部的每一发展过程,并不是与活动直接相联系的,而是间接地通过交往来发生联系的。”活动及其活动中的交往,是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基础。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扩展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人们对周围现实、对自己的各种态度。这就是集体对个性影响的最本质的特征。为此,当班集体建设以人际关系为直接的工作对象时,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让他们与同一班级的不同小组、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学校高低年级以至校外教育机构及与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交往。“个性的丰富取决于他同别人联系的多样性以及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与低年级同学交往,他会学会如何关心爱护人、帮助人;与高年级同学、与长辈交往,他会学到如何尊重人、学习别人的生活经验;与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打交道,他会逐渐增强公民意识,逐步认识社会。
       班集体中的人际交往是有多种层次水平的。大体分为表层的和深层的两种。较细的可分为:情谊性交往层、互相帮助交往层、责任依从交往层和深交挚友层等。在班集体建设中,教师要能自觉地引导学生在共同活动中,既扩大交往范围,又指导学生进行深层交往,逐步提高人际交往层次水平。
       近几年无锡市班集体建设的许多实验班在协调人际关系上获得了成功。如在协调公务关系中,试行干部轮换制、值日班长制、小组自愿建组改革(让非正式群体正式化)。建立众多的交叉的小组,如在行政小组、团队组织之外,建立学习互相小组、学科兴趣小组,科技、文体、劳动小组,校外学习小组,尽量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组织中担任不同的职务,处于不同的地位与人交往。实践证明学生在学校中充当的角色越是多样,他和集体的联系越是巩固,所接受的教育也更加多方面,个性就越丰富多彩。
       3.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有适当的位置、有服务的岗位,以显示和表现其特长,从而有利于培养个性的集体主义倾向性
       学生在班级中人际关系处于什么地位,则对个性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学生在班级的人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则班集体完全可以成为对学生个性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的基本途径。可是,在传统的班级工作中,班主任是主要决策者、监督执行者,少数班干部是具体执行者,大多数学生成了观念、陪客。“班主任急煞,班干部跳熬,同学们空煞”。这几年,无锡一中等校,一些创建班集体的老师试行着把班级的大小工作分为几十个岗位,做到一人一个岗位,个个参与班级管理,人人在班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学生都能在为班级服务的岗位上,学习着为同学、为集体服务,让孩子从小明确为别人、为公众、为社会服务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的情绪体验,培养参与意识和管理能力,增强社会义务感、责任心。这确是培养个性的集体主义倾向性,陶冶美的个性的良好途径。
       在组织和协调人际关系中,满足学生渴望在他所在的群体内占有适当位置的需要,并设法在这个群体内让他显示和表现自己的特长,从而得到整个群体或大多数成员的尊重和重视。这里讲的适当位置,不就是指处于某一组织内的负责人地位,而是指在那个适当的位置上,该生能发挥与其能力、特长相应的作用,自我感觉良好,体验到自己是所属集体的成员,他为别人所需要,从而产生幸福和愉快感。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5839627

联系人:校办室

邮件:ydyzxbs@126.com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岗巷23号

永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16764号-2